报喜范文网 >报告大全

分数除法1教学反思5篇

写好教学反思是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不足的,在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后,我们就可以动笔写教学反思了,以下是报喜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分数除法1教学反思5篇,供大家参考。

分数除法1教学反思5篇

分数除法1教学反思篇1

最近一段时间,从分数的乘法到分数的除法,对于单纯的计算方法孩子们脸上似乎没有露出愁色。但是对于一直相伴至今的分数应用题,孩子们理解与区别起来似乎确实比较吃力,各种数量关系确实比较难分析、判断。怎样选择一个合适的解答方法,是孩子们掌握这类应用题的关键,对此,我总结以下几点体会:

1、一找、二看、三判断

分数应用题的基础题型是简单的分数乘法应用题,要抓住的就是分数乘法的意义:单位“1”×分率=对应量,包括分数除法应用题,仍然使用的是分数乘法的意义来进行分析解答,所以要把这个关系式吃透,同时还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分率,什么是对应的量,从中总结出:“一找:找单位“1”;二看: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三:判断已知用乘法,未知用除法。在简单的分数乘法除法应用题中,反复使用这个解答步骤以达到熟练程度,对后面的较复杂分数应用题教学将有相当大的帮助。

2、弄清对应量、对应分数、单位‘1’

教到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时,要抓住例题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是最难的两种题型加强训练,就是“已知对应量、对应分率、求单位‘1’”和“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这两种题型,对待前者要充分利用线段图的优势,让学生从意义上明白单位“1”×对应分数=对应量,所以单位“1”=对应量÷对应分数。在训练中牢固掌握这种解题方式,会熟练寻找题中一个已知量也就是“对应量”的对应分数。对于后者,要加强转化训练,要熟练转化“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变成“甲是乙的1+(或-)几分之几”,对这种转化加强训练后学生就能轻松地从“多(少)几分之几”的关键句中得出“是几分之几”的关键句,从而把较复杂应用题转变成前面所学过的简单应用题。

3、线段图、数量关系、关系转化

(1)画线段图进行分析。对于一些简单的分数应用题,教师要教会学生画线段图,然后引导学生观察线段图,画线段图是强调量在下,率在上。如果单位“1”对应的数量是已知的,就用乘法,找未知数量对应的分率;如果单位“1”对应的数量是未知的,就用方程或除法,找已知数量对应的分率。

(2)找数量关系进行分析。有许多的分数应用题,题目中都有一句关键分率句,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这一句话翻译成一个等量关系,然后根据这一个数量关系,即可求出题目中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这一点必须教会给学生。

(3)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进行分析。有部分分数应用题,可以把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转化为比,然后利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进行解答。当然还要鼓励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解答。

总之,分数应用题的学习的确有难度,但并非难以理解和接受,我将其以上三点用了六句话进行总结了一下,做分数应用题时,“先找单位1,再看知不知,已知用乘法,未知用除法,比1多

加,比1少则减”.所以只要充分了解教材,了解知识结构中前后知识点的关系,这部分的教学会变得比较轻松。

分数除法1教学反思篇2

分数除法应用题,历来都是教学中的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让学生透彻理解这类型的应用题,就要抓住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运用转化、对比,使学生了解这类分数应用题特征,再借助线段图,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解题规律。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走进生活,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本来人体的机体构造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教学一开始我把人体的彩图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在生活中学数学,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使学生从中了解到更多有关人体构造的知识,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

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中,为让学生认识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我故意用乘法应用题与例题作比较,让学生从中发现与乘法应用题的区别。学生通过交流对比,亲自感受它们的异同,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亲身感受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并归纳出: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关键也是从题目的关键句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再列出方程。

三、方法多样化,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我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找出多种方法,让学生从多角度去考虑,这样做可以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懂得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让学生亲身体验,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对分数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为学生进入深层次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分数除法1教学反思篇3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乘法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基础上继续探索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例2结合整数除法的问题。

“每人吃2个,可以分给几人”激活学生对除法数量关系的回忆,并用这个数量关系列出求每人吃1/2、1/3、1/4个,可以分给几人的算式,然后通过观察、操作探索出一个数除以几分之一就等于这个数乘几分之一的倒数。

例3是对一个数除以几分之一的拓展。

通过在条形图上分一分,让学生直接得到4÷2/3的结果,再利用例2得到的方法算一算,发现结果是相同的。最后通过对两个例题的比较,归纳出整数除以分数的方法。练一练让学生巩固新学的计算方法,然后与分数除法第一节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做对比,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学生学习整数除以分数后,部分学生出现了两个问题:

1、把被除数的整数写成了倒数;

2、把被除数和除数的.分数都写成了倒数。严重受到负迁移的影响。

在教学中我采用以下方法克服:

1、首先,要让学生明白算理,整数除以分数等于整数乘这个分数的倒数,实质上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

2、其次,要加强比较训练,将整数除以分数和分数除以整数的题目进行分组训练,以强化加深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3、最后,加强课后练习,通过写课后作业来巩固今日所学知识点,攻克难点。

分数除法1教学反思篇4

本课主要学习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分数的实际问题,并巩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材中提供了一个主题图,这个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数学信息,创设了问题情境,让学生对分数除法应用题这个在小学阶段历来的教学难点提供了学习的方法与帮助。特别是在解决分数乘除混合问题时,学生是难以判断是用乘法还是用除法解答的,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鼓励学生用方程解决除法的问题,我充分利用这幅主题图,让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鼓励学生以分数乘法的知识进行新旧知的学习迁移。反馈时,学生出现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我做了适时的引导,鼓励学生用方程解决此类问题,但也有学生选择用除法计算,我及时引导学生做好分析,并借助线段图的功能理清思路。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我提出用两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虽然题目并不难,但要加强对数量关系的分析,鼓励学生找出问题情境中的数量关系,进一步理清数量关系,避免学生机械套用题型的情况,引导学生根据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和运算的含义解决问题。

办法想了很多,但一些学困生还是不理解如何解题,还得想办法!

分数除法1教学反思篇5

?分数除法》这部分内容是在本册第三单元中分数乘法的基础上教学的。这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在推导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我联系实际问题分析、推导,帮助学生真正意义的理解分数除法的算理。在分数除法中,不论哪种情况的计算方法,都可以归结为乘除数的倒数。但如果开始就举一个数除以分数的例子,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比较复杂,学生较难理解。所以在教学例题时,我分两步进行教学。先通过例2学习分数除以整数,再通过例3学习一个数除以分数。然后加以归纳,把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统一起来。

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始终能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每一个环节的学习中,在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算法有了具体的认识,而且能够分析思考进而得出分数除以整数的一般性计算法则。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转载于:分数除法(二)教学反思)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作为基础,因此教师必须正确分析学生的学情并根据此来设计教学环节。分数除以整数的教学基础在于以下几点:分数与小数的转化;分数的意义;分数乘法的意义;倒数的知识;商不变的性质等。这些知识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都有了足够的掌握。因此,对于本节课内容的教学,学生就能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探究问题。

二、面对新知识的学习,不是教师去讲解,而是让学生自主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学习空间,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学生的方法是多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自己去思考、去经历、去交流,对问题的研究确实很到位,想出了画图的方法和计算的方法,而且计算的方法不唯

一。从研究的结果看,说明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有去经历学习过程、探索过程的强烈热情,这是学生个体的需要,也是张扬学生个性的过程。这一过程恰恰体现了学生们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意识。这方面也是本节课最成功之处。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坐井观天反思教学反思模板5篇

1年级科学教学计划7篇

1年级期末教学工作总结8篇

1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7篇

节日礼物教学反思5篇

美丽的田园教学反思5篇

颜色教学反思5篇

泡泡泥教学反思5篇

观潮教案教学反思5篇

小白帆教学反思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93021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