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在教案中包括不同类型的评估方法,以全面评估学生的表现,我们可以使用图表和图像来丰富教案的内容, ,以下是报喜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胖和瘦教案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胖和瘦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早巩固幼儿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了解雷电的危害信。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掌握防止雷电伤害的基本经验。
二、活动准备:
1、事先师生、家长共同收集有关雷电知识的资料。
2、教师制作的幻灯片。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
1、巩固和提升幼儿已有的经验:轰隆隆,是什么声音?
2、小耳朵真灵,真的.是下雨了,打雷了。
二、在打雷时
1、那我们知道雷电是什么样子的?还有什么也是和雷电一起出现的呢?(请幼儿模仿打雷的声音、描述闪电的景象。)
2、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能够大胆地表述。(教师出示幻灯片,帮助幼儿认识下雨时雷电形成的过程。)
3、下雨又打雷时,我们应该怎么办?(有什么地方可以让我们躲雨的呢?)
4、幼儿能够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自己的生活经验(有哪些地方我们是可以躲避的,而什么地方是一定不能去的呢?)
三、出示幻灯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他们做的对不对?应该怎样做?
图上有雷电和雨点,一幼儿在大树下躲鱼。
雷雨天,一幼儿在空旷的地方踩水。
雷雨天,一幼儿在家看电视。
1、再次引导幼儿谈一谈,电闪雷鸣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2、启发幼儿谈谈:危险的事情还有哪些?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活动延伸:
进行《我不玩电》、《不燃放爆竹》、《我不玩火》、《不随便吃药》等教育,使幼儿知道如何预防危险事情的发生,在平日里不做危险是事情。
活动反思:
对于雷雨天孩子们还是比较熟悉的,只是关于雷电形成的过程不知道,在听老师讲解的时候,孩子们都听的很认真,我将重点放在雨点的形成上,孩子们很快就明白了。在自我保护上我们采用了情景表演的模式,更深一步的加大孩子们的自我保护经验。目标1、2大成效果较好。
大班胖和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从高到低一个跟着一个排队走。
2、通过游戏,复习巩固双脚跳、钻、平衡、跑的技能,并巩固对10以内的数的认识。
3、培养幼儿友爱合作、遵守规则、积极竞争的品质。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每个幼儿一条短绳子(长约l米);10以内数字卡片4套,《开火车》《小动物走路》乐曲录音磁带。场地布置如图:
活动过程
1、活动准备部分
师:今天老师要看看哪一位小朋友的耳朵灵,可以很清楚地听到老师的口令,并正确做动作。
幼:好!
听老师口令,幼儿分剐走成圆圈、一路纵队、四路纵队,活动踝关节、腕关节、膝关节、腰部等。
师:我们用小绳子玩过很多游戏,小朋友还记得“骑马”的游戏怎么玩吗?
幼:记得!
幼: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两个人一起玩。
幼:我喜欢自己玩。
师:等会听清楚老师的口令大家来玩“骑马”的游戏好不好?
幼儿解下系在腰间的绳子玩“骑马”游戏。听到教师的口令后幼儿玩:“单人骑马”游戏,即手持绳子作马鞭,学马四散在场地上奔跑。游戏一段时间后换为“双人骑马”游戏,即由幼儿两两配对,一人将绳子系于腰间(马),另一人抓住其腰间的绳子(牵马)手持马鞭像骑马一样四散在场地上奔跑。
分析:“骑马”游戏一直是孩子们很喜欢玩的,运动强度教师又比较好把握,不仅达到了热身的目的,幼儿的注意力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2、基本活动
(1)通过队列练习复习10以内的数
师:小朋友认识手中卡片上的数字吗?大声把它读出来;再看看你旁边小朋友的数字卡片,也把它读一读。
师:昨天我们一起学了10以内数的倒数,现在小朋友一起读读给老师听,看看谁最棒。
幼:10、9、8、7、6、5、4、3、2、l。
师:小朋友真能干,接下来听老师口令快速排好队,排四列纵队,拿数字卡片10的小朋友做每队的排头,其他小朋友按10以内倒数的顺序到各队找到自己的位置。
幼儿快速列队,并互相检查相邻的同伴是否找到了正确的位置。
(2)通过游戏“开火车”学习从高到低一个跟着一个排队走。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新游戏,看看谁表现最棒。
教师把1—10的数字卡片按从矮到高的顺序发给每一队中的幼儿。
(即数字卡片10发给最高的幼儿)
游戏玩法:
教师念儿歌:来、来、来,小朋友,快快来,数字火车连起来。数字卡片10的幼儿当“火车头”,其他幼儿按10以内数倒数的顺序从前往后排队,请当“火车头”的幼儿检查各列车厢是否连对了,然后其他幼儿用手拉着前面幼儿系在腰上的短绳,向前走,边走边随乐曲唱《开火车》。游戏反复两次。
(3)通过游戏“拼火车”复习巩固双脚跳、钻、平衡、跑的技能游戏玩法:把幼儿分成4队,每队10人,每人手拿一张数字卡片,按倒数顺序排好,持数字卡片10的幼儿在起点线上站好。教卿发出信号后,每队的第一个幼儿迅速出发,按圈内数字顺序双脚跳,然后钻过“山洞”,走过“小桥”(平衡木),快速跑到“火车站”,举高手上的数字卡片;第二个幼儿看见同伴的数字卡片举起就可以出发,跑到火车站后马上举高手上的数字卡片,并拉住前一个同伴系在腰上的短绳,把火车拼好;其他幼儿依次进行,最后哪队“火车”先把10节车厢拼完为胜。游戏反复进行两到三次。
分析;在基本括动部分,教师把新旧知识、体育游戏、体育竞赛等内容科学合理地分层次组织起来了。通过三个小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复习数学,寓教于乐;活动中幼儿的练习时间多,等待时间少,每位幼儿都有较多的练习机会。
3、结束部分
做游戏“捉尾巴”。
游戏玩法:两人一组,各自在腰上系好绳子当尾巴。游戏开始,幼儿四散跑开,每一对幼儿都要想办法提对方的“尾巴”,同时又要保护好自己的“尾巴。”提到对方“尾巴”者为胜。
师:(小结)活动情况,表扬自觉遵守游戏规则的幼儿。幼儿自由做拍手、拍腿、拍肩等动作放松身体。最后听《小动物走路》乐曲,学小猫走路、学小鸟飞回到活动室。
大班胖和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练习将圆柱体向指定方向滚动,感知圆柱体特性。
2.会创造性地玩易拉罐,并能创造出多种玩法,练习用棍拨的动作技能。
3.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与对体育游戏的兴趣。
活动准备:
棍棒人手一根,易拉罐若干,纸箱4个,木珠若干,录音机一台,录音带一盒。
玩法:
1.(播放录音)小朋友出场,跳欢快的舞蹈"找朋友"。
2.出示易拉罐,让幼儿认识圆柱体特征。教师示范用棍棒拨易拉罐,让幼儿观察圆柱体的特性。
3.赶"小鸡"。小朋友每人手持棍棒,从纸箱中把"小鸡"赶出,要求小朋友把"小鸡"赶到指定方向。喂小鸡:小朋友把"小鸡"赶到木珠前面,把木珠放进易拉罐里(当作喂小鸡)。喂完小鸡后,让小朋友把"吃饱了的小鸡"赶回家(赶回纸箱内),与小鸡做游戏。小朋友自由玩易拉罐,鼓励幼儿创编出多种活动方法:如用脚踩平衡,双脚夹着跳,抛接易拉罐,进龙门,用头顶着走。
4.赶"小鸡"比赛,幼儿分四队活动。玩法:以最快速度,协调地用棍棒把"小鸡"赶到指定地点吃小虫。然后,把吃饱了的小鸡赶回鸡窝(纸箱)为胜。活动前,幼儿手持一易拉罐,排头的小朋友手执棍棒赶"小鸡"回"鸡窝"后,迅速将棍棒交给下一位幼儿,游戏依次进行。注意:每只小鸡,每次只能吃五条小虫(五粒木珠)。
5.听音乐离场
大班胖和瘦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认识时钟,了解时钟的结构及分针、时针的运行规律。
2、能正确辨认整点、半点。
3、引导幼儿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ppt、教师自制时钟,老狼头饰,小白兔头饰。
三、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引出主题。
1、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嘀嗒嗒不停走,叫我上学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你知道它是谁吗?(时钟)
2、出示ppt,你知道钟的作用是什么吗?
小结:时钟不停地走动,为人们显示时间,人们按时钟上的时间来进行工作,学习和休息。
(2)认识时钟,了解钟面的主要结构和运行规律。
1、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好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一下?那我们欢迎一起把好朋友请出来吧,(出示课件钟表和教师自制钟)。
2、引导幼儿观察钟面,说出自己的发现。
教师提问:看完了老师带来的这些好朋友,你发现了什么,每个钟面上都有什么?(数字宝宝、针宝宝)有哪些数字宝宝呀?(1--12)那针宝宝有几个?(2个,长长瘦瘦的针叫分针,矮矮胖胖的针叫时针),针宝宝是按什么方向走动的?(按顺时针方向)。
教师小结:虽然时钟的大小、颜色、形状不一样,但是它们的钟面上都有1-12的数字;还有三根长短、粗细不一样的指针,其中长长瘦瘦的针叫分针,矮矮胖胖的.针叫时针,最长最瘦的针叫秒针,他们都是按顺时针方向走动的。
(3)认识整点、半点
1、认识整点:利用拨动的钟面,出示整点时间,请幼儿观察,现在时针和分针分别指着什么数字上?现在是几点?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小结:看几点钟时,先看时针,再看分针;当时针正指向某一个数字,分针又正好指在12上时,就表示几点整,如时针指在1上,分针指在1上,就是1点。
2、认识半点:利用拨动的钟面,出示半点时间,请幼儿观察,说出是几点半。
教师小结:先看时针,再看分针;当时针正指在两个数字的中间,分针指在6上,就表示是几点半,如时针指在7和8的中间,分针指在6上,就是7点半。
(4)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游戏玩法:老师戴上老狼的头饰拌老狼,由老狼拨动时钟,由幼儿伴演小白兔问"老狼老狼几点啦"老师拨动出时间,由小白兔说出是几点?当老狼拨动时钟到12点时,小白兔说出12点时,就要静息在桌了上,不能说话,老狼就不会抓小白兔。
四、活动延伸
1、讨论钟表对我们的作用,(时钟可以随时提醒我们工作、学习、睡觉、起床等)让幼儿知道时间是宝贵的,上幼儿园时不能迟到,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2、回家后可以与爸爸妈妈帮你制作一个时钟。
活动反思:
此活动虽然是个旧题目,但设计者打破以往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用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幼儿自己操作,观察理解,最后得出结论。比如掌握难点“分针走半圈,时针走半格。”都是主要让幼儿自己动手拨针,亲自尝试,验证得出结论。结尾部分也比较新颖,采用游戏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一步掌握了学习内容。延伸活动中制作小钟表也是一个理解内化的过程。
大班胖和瘦教案篇5
设计意图:
孩子天生对大自然充满了兴趣,作为大班幼儿已经初步了解四季变化,但是对于二十四节气比较陌生,作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与重要传统节日,孩子们学习二十四节气,了解其含义与民间习俗,更有助于了解自然,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对民族文化,对家乡的热爱。正值立春,万物复苏,春回大地的美好时节,便生成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立春的含义和有关的习俗,
2.尝试知道使用黏土制作春卷,
3.在活动中享受动手制作的喜悦。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春回大地的'有关图片。
2.黏土制作的图片。
经验准备:
幼儿对手工制作有一定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么?
二、引出二十四节气及其中的立春。
师:我们古代的劳动人民,为了能够更好地耕田农作,将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分成了二十四个节气,每一个节气都寓意着不同的气候变化,而每年的2月3日或者4日就是第一个节气,立春。你们知道立春的含义么?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