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提供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有助于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教案的编写可以使教师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报喜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音乐教案教案反思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音乐教案教案反思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初步了解傣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通过现场欣赏葫芦丝等乐器演奏及随音乐舞蹈,多通道感受乐曲柔美、流等特点。
3、积累合作舞蹈的智慧,体验其中的乐趣。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乐器(葫芦丝、笛子、陶埙),录音带。
2、教师用的少数民族服装,幼儿用的自制羽毛腕饰。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一起随音乐进入活动室,完整欣赏录音乐曲第一遍,感受乐曲的美妙、动听。
2、幼儿欣赏乐曲第二遍,教师引发幼儿注意听辨主奏乐器——————葫芦丝。
3、教师现场用笛子、陶埙、葫芦丝分别演奏,请幼儿分辨乐曲中的主奏乐器。
4、教师用葫芦丝现场完整演奏乐曲。
5、教师与幼儿讨论乐曲的相关信息,如云南、傣族、凤尾竹以及曲名等。
6、两名教师穿上傣族服装,合作舞蹈。
7、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带上腕饰参与表演,分别进行孔雀舞表演及模仿吹葫芦丝表演,教师提示幼儿跟随音乐旋律、节奏做不同动作。
8、幼儿分角色两两组合随音乐完整表演艺术1—2遍。
活动反思:
活动以音乐欣赏为主线,用整合的手段营造了了个审美的艺术氛围,借助葫芦丝、陶埙、笛子、少数民族服装、孔雀舞、教师现场演奏等多种与乐曲相关的要素,帮助幼儿全面感受、理解乐曲。幼儿通过多通道的参与,发展审美能力。不足之处:第一,在双人舞表演之前,应预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注意观察两位教师是如何配合的,具体有哪些动作或造型,表演之后教师再组织幼儿交流和尝试,那么幼儿即兴跳双人舞产效果会更好;第二,在与幼儿讨论音乐背景之前,应让幼儿观看云南傣族人民生活和歌舞的录像资料,使幼儿的经验和体验更加直观、丰富。
音乐教案教案反思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对各种行业的劳动内容的初步了解,使幼儿了解劳动的艰辛,直接激发幼儿对劳动者的尊重之情。
2、通过活动体验劳动所来的成功感,培养幼儿热爱劳动好习惯。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1、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图片,如:医生、司机、警察、消防队员、教师、营业员等。
2、歌曲《劳动最光荣》的磁带、录音机或钢琴。
活动过程:
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吸引幼儿注意力,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1、教师出示劳动者的图片,提问:
(1)“图片上的人是做什么工作的?”
(2)“他们工作时主要做哪些事情?”
2、学习儿歌《勤劳的孩子》
(1)教师讲解儿歌每一句话的意思。
(2)请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学念儿歌。
(3)幼儿站起来围成半圆,和教师一起一边念儿歌,一边做模仿动作。
活动反思:
1.歌曲具象,让幼儿“动心”
幼儿的'学习是心灵的接触,因为只有心灵方能达到心灵,知识的传授也不能脱离心灵的轨道。当幼儿“动心”后,才能直接触及幼儿的理智和心灵,从而作用于对事物的认识,对自身的反思。
要让幼儿对歌唱活动“动心”,首先要有意识地选择一首能激发幼儿“动心”的歌曲。“劳动最光荣”的音乐用节奏、装饰性变奏的手法发展为a+a′的结构,旋律用五声音阶宫调式,活泼明朗,节奏鲜明。但整个歌曲较长,作为歌唱活动开展就必须截取,a部分:“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歌词具体形象,易于理解,符合大班幼儿好模仿,对生活化的、趣味性的、象声的、象形的歌曲特别感兴趣的年龄发展特征。
2.策略有效,让幼儿“开心”
(1)教师的清唱。随着电教设备、多媒体的投入,老师的清唱似乎“难得一求”。 中班幼儿还没有能力视唱,听唱便成了他们学唱歌的唯一途径,歌唱活动首先得让幼儿听清楚演唱的内容是什么。在清唱时,教师走近幼儿、走进幼儿,字正腔圆地和幼儿面对面唱歌,通过教师自己的范唱将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以幼儿能接受的方式充分表现出来,由内而外,以情带声,让幼儿感受到歌唱时“弹”的魅力,从而产生情绪、情感的共鸣,促使幼儿与教师一起歌唱。
(2)图谱的运用。对于中班幼儿来说,他们更能接受直观的事物。图谱教学在歌唱活动中的运用是一种视觉参与,它更具体、更形象地展现歌曲的结构、内容,由于“劳动最光荣”的歌词无规律可循,“突出顺序法”能有效地帮助幼儿解决记忆困难,促进幼儿积极动脑、主动学习。在倾听了教师的清唱后,“你听到了什么?”针对幼儿的回答出示对应的图谱;再次倾听教师的演唱后(伴奏很轻),给图谱按照歌词的先后顺序排队;幼儿尝试演唱后,找一找“你最喜欢哪句?”“哪句你觉得有困难?”对于“喜欢”的,图谱具有提示歌词的作用,对于“困难”的,则直接点击图谱,大家一目了然。图谱运用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提供了充分自主学习的机会,引导幼儿在乐中学。当然,运用图谱应关注其科学性,不是每个歌唱活动都需要利用图谱,只有教师适宜地选择、有效地利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
小百科: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主要是指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通常是指能够对外输出劳动量或劳动价值的人类运动,劳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
音乐教案教案反思篇3
活动目标:
1、运用情景创设引起幼儿作画的兴趣,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品质。
2、学习用胶带粘贴作画的方法,体验用多种方式作画的乐趣。
3、让幼儿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4、训练幼儿的绘画能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喜洋洋与灰太狼的音乐、各种材料做成的画(包括胶带粘贴画)范例若干。
2、a4纸、透明胶带、剪刀、油画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通过多媒体课件加故事导入引起幼儿作画兴趣。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吗?今天老师带来一节有趣的课叫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特别的画(激发幼儿的兴趣)
2、播放多媒体课件,讲述故事。
"羊村里,慢羊羊村长正准备去锻炼身体,忽然美羊羊跑来对村长说"不好了!美羊羊被灰太狼抓走了!……
二、教师示范讲解胶带粘贴画的作画方法。
师:首先,我们在作画前,要先想好画些什么内容,然后用透明胶带在纸上逐一贴出它的形状,接着用油画棒在没有贴透明胶带的地方(里面和外面)都要涂上各种漂亮的颜色,最后轻轻地撕掉透明胶带,一副胶带画就完成了。
三、幼儿在情景下制作胶带贴画。
1、师:小朋友,你们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了?
2、师:在作画之前老师有几个要求。提出要求:
(1)在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
(2)把用过的胶带和其他垃圾放到小框里。
(3)由于,美羊羊还在红太狼那里,所以要救美羊羊一定要抓紧时间。
3、师:你们记住老师提的要求了吗?好,现在你们可以画了。
四、收集孩子做的画。
师:"现在我要把这些画拿去给村长让他去换美羊羊了。"美羊羊换了回来,她对小朋友们说:"谢谢你们救了我!"师:"你们真是一群救人为乐的好孩子!"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音乐教案教案反思篇4
活动设计背景
班上的孩子喜欢玩过家家的游戏,经常几个孩子在一起扮演角色互动,根据幼儿的喜欢开设这节音乐课,让幼儿体会妈妈对宝宝的爱。
活动目标
1、感受摇篮曲优美恬静的旋律和亲切深情的情感,体会其中包含的妈妈对宝宝的爱。
2、学习用轻柔的连贯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孩子能够用优美的声音进行演唱,体会妈妈对孩子的爱
活动准备
1、自制大夜景图一张
2、课件
活动过程
1、复习舞蹈《快乐的小猪》,调动幼儿愉快的情绪。
2、欣赏《摇篮曲》的旋律,初步感受歌曲性质。
刚才小朋友们跳的《快乐小猪》真好看,你们跳《快乐小猪》时是什么心情呀?(快乐,高兴)
嘘:小朋友们听,谁在睡觉呢?
出示课件
小宝宝在睡觉呢!小宝宝睡觉时要听到我们这么吵,一定睡不着了,那睡觉的时候应该听什么样的音乐呢?(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睡觉时应该听悠美的,恬静的,舒缓的音乐。
应该听《摇篮曲》
幼儿欣赏《摇篮曲》,出示夜景图。
小结:这是一首4|4拍子的歌曲,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它的强弱规律是强
弱 次强 弱
3、幼儿学唱歌曲《摇篮曲》
请幼儿跟教师完整学说歌词一遍,跟着节奏说歌词一遍。
完整学唱歌曲,利用图片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4、小结:小朋友唱的真好,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摇篮曲》,其实《摇篮曲》不止是这一首,还有许多风格不同的《摇篮曲》,非常非常好听,小朋友想听吗?
5、音乐欣赏 东北民歌《摇篮曲》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方法引导幼儿欣赏感知《摇篮曲》。
改进:第一次范唱时拍手容易分散注意力,安静的听能记住歌词,带要求听。
个别幼儿没有关注到。
音乐教案教案反思篇5
活动目标:
1、获取有关雪的信息,体验雪中活动的乐趣。
2、模仿雪花飞舞的样子。
3、感知雪与动植物的关系,萌发幼儿探索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放镜,幼儿每人一件雨衣、一双雨靴,《小雪花》的录音带,彩纸、脸盆等辅助材料。
2、活动前引导幼儿关注天气预报,和幼儿一起期待下雪天的到来。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的兴趣。
1、“昨天小朋友们听天气预报说今天要下雪,看!真的下雪了,我们一起到雪中玩玩吧!”
2、请幼儿穿上雨靴、雨衣一起来到室外。
二、体验雪中乐趣。
1、请幼儿接朵小雪花,用放镜看看是什么样的,小手有什么感觉,一会儿小雪花又变成了什么。
2、请幼儿看看小雪花是怎样从天上落下来的,然后用相应的动作表示出来,在此时播放《小雪花》的音乐,让幼儿在雪中翩翩起舞。
3、鼓励幼儿想出各种方法(可借助玩具材料)在雪中玩耍,如比比谁接的雪花最多等。
三、初步感知雪与动植物的关系。
1、提供花、麦苗、小昆虫、青蛙等动植物的头饰,让幼儿分别扮演这些动植物,体验雪与动植物的关系。教师可示范扮演麦苗姐姐:“我是麦苗姐姐,小雪花落到我身上,好象盖了一条暖和的被子,可舒服了,明年我一定会长得更好。”
2、请幼儿分别以自己扮演的角色口吻说出与雪的关系,老师应加以恰当引导。
活动延伸:当雪积得比较厚时,可以带领孩子们玩堆雪人、打雪仗、滚雪球等游戏。
音乐教案教案反思篇6
活动目标:
1、在熟悉音乐结构的基础上学习蹉步动作,完整合拍地随音乐舞蹈。
2、利用已接触过的简单动作来提示新学习的舞蹈动作。
3、注意避免在蹉步移动时拉倒舞伴和被舞伴拉倒。
活动准备:
手腕花、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复习准备性律动
1、幼儿坐成圆圈,右手套花环,坐在椅子上复习准备性律动。
2、站成单圈,加入转身、拍手动作,再次复习律动。
二、学习蹉步动作
1、教师示范蹉步移动动作。
2、练习随音乐的蹉步移动。
3、听音乐完整练习a段动作,理解准备动作将会怎样提示舞蹈的动作方向。
4、两两结伴,探索击掌和对转方式。
三、完整随音乐舞蹈
1、随音乐将动作完整练习。
2、加入姿态的要求完整练习。
活动二:打击乐《解放进行曲》
活动目标:
1、在学会旗操的基础上,学习用圆舞板、小铃、铃鼓等乐器演奏《解放进行曲》。
2、根据旗操的动作、节奏型拍出节奏,探索鼓的配器方案。
3、向解放学习,能以饱满的精神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
一、听乐曲《解放》进行曲
1、今天,我请家听一首曲子,一边听,一边想,这是什么人在做什么事情?
2、解放是怎么走的?(请个别幼儿试试)
3、在教师带领下,集体复习旗操。
4、转换节奏型。
5、老师做旗操动作,幼儿拍手转换节奏。
二、使用乐器,幼儿看指挥练习
1、学习看老师的指挥。
2、第一段齐奏,第二段看老师指挥分组演奏。
3、小结幼儿演奏情况,引导幼儿解决困难之处。
4、出示鼓,探索应该加在什么位置上。
5、集体练习听音乐拍鼓节奏。
6、请幼儿演奏鼓,其余幼儿看指挥演奏乐器。
7、出示指挥棒,全体幼儿起立模仿乐队演奏。
活动三:歌曲《兔子和狼》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习边唱边表演。
2、根据故事情节,在集体讨论中提炼、填充歌词。
3、体验接纳与被接纳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倾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讲述故事。
2、通过提问,回忆熟悉故事内容。
二、倾听旋律,提炼歌词,词曲匹配
1、倾听琴声,了解旋律。
2、幼儿随较慢的琴声尝试自己编歌词。
3、师生共同提炼歌词。
4、教师表演,幼儿唱歌。共同边唱边表演。
三、边唱边表演,体验接纳与被接纳的快乐
1、分角色表演歌曲。
2、小结相互接纳的好处。
活动四:乐律活动《捉螃蟹》
活动目标:
1、随音乐合拍地做出舞蹈、吐泡泡、挠痒痒的动作。
2、知道音乐变化的时候教师和同伴的体态可以提示自己做出音乐匹配的动作。
3、在做螃蟹横行、躲藏的动作时不影响同伴。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今天,我们要玩一个有趣的游戏,这个游戏讲的是一个小动物,是谁?(幼儿自由发言)
2、它有好多好多的脚?是谁?
二、师生共同创编,学习游戏动作(放音乐)
1、创编、学习螃蟹手脚跳舞的动作。
2、创编、学习螃蟹横行、吐泡泡的动作。
3、创编、学习螃蟹挠痒痒、舞蹈的动作。
4、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整听音乐学习。
三、探索幼儿规则
1、倾听、捕捉音乐,创设游戏情景。
2、共同讨论,确定游戏规则。
四、听音乐游戏
1、了解在动作转换时可以提示自己动作的方法。
2、随音乐游戏,注意不碰撞同伴。
六、带领幼儿随音乐舞蹈若干遍。
音乐教案教案反思篇7
活动目标:
1。重点掌握节奏型:xxxxx。
2。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3。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录音机。音乐磁带。小猪头饰。礼物盒。节奏卡。
活动过程:
1。进场:幼儿自由做小猪动作进场。
2。学习节奏型
(1)发现宝盒,让幼儿猜猜里面有什么?
(2)出示节奏卡,教师范唱。
(3)幼儿用不同的唱法创编节奏。
3。学儿歌
(1)欣赏儿歌(教师播放儿歌)。
(2)提问:
儿歌里面出现了什么?有没有刚才我们说的`节奏型?(请你说一说)
(3)幼儿跟说儿歌(播放录音机)。
4。学唱歌曲
(1)教师清唱歌曲,幼儿学会倾听。
(2)幼儿跟唱歌曲,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做动作。
(3)请单个幼儿表演唱歌曲。
(4)分组唱演唱歌曲,教师给予点评。
5。活动结束幼儿听音乐退场。
教学反思:
要让幼儿真正喜欢音乐,就必须做到贴近他们的生活兴趣和欣赏角度,相互交流、相互沟通,让他们真正走进音乐的实践中去,发挥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亲身体验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欢乐。这样,音乐活动才会受到幼儿的欢迎和喜爱。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戏小猪睡觉》含反思这篇文章共1258字。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音乐天鹅教案7篇
★ 音乐童年教案7篇
★ 音乐秋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