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作文可以帮助我们突破思维的边界,勇敢地探索未知领域,通过撰写出色的作文,我们可以深入反思自己的行为,报喜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关于屈原的作文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屈原的作文篇1
长发宽袍,玉佩香草。这是我对你的印象。
我记得你被上官大夫夺稿时的愤怒。那时,楚怀王信任你,你直言进谏,他悉数采纳。他也曾梦想承先人大业,完统一愿望,他希望你可以起草一份宪令。你完成了草稿,但这种改革政治体制的构想触及了旧贵族的利益,其代表人物上官大夫 只有夺稿,夺稿不成,只有向楚怀王进谗言诋毁你。
你以为楚怀王对你的信任抵得住奸佞小人的多次诋毁,但三人成虎,楚怀王性格中的弱点还是占了上风。他疏远了你,不肯再让你插手他未完成的大业。
你叹:“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你曾觉得国有圣君,君有贤臣就能使一国强大,你渴望“美政”,也有勃勃雄心,改革的热情,却因“众女”之疾而痛失国君 的信任。
我为你扼腕叹息,但也同时怀疑:如果 ,楚怀王接受屈原你的劝谏,没有听信小人,楚国能逃灭亡的噩运吗?你冲动、孤傲、敏感、浪漫,哪一项都可能成为政治家 的 致命缺点。我想你须得承认,作为政治家,你更需要慎言和耐心,你须得放得下自己的主张,因势利导。不,这并不意味着这是在“偭规矩而改错”,这是你在面对楚怀王的性格弱点时的素质和情商要求。而你太过直白,像是棱角尖锐分明的方枘,融入不了圆滑灵活如圆凿的官场。
你也知道这一点。“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你这样描述退出官场的自己。但其实,你的脚步时快时慢,这也是你对自己的怀疑吧?但楚怀王无法对得起你的怀疑,他背叛齐国,又一次选择了错误的额路,结果客死他乡。
我知道你 面对楚怀王尸体时的抑郁不平。顷襄王继任后,你再次被陷害,遭流放前你要为楚国做的最后一件事,竟然是为楚怀王招魂。你大声呼唤:“魂兮归来!”历数东西南北上下各方的凶险,最后一次对曾经如此信任你的他直言劝谏。如果他的魂魄当真归来,当他看到还是你,不背他信任而遭流放的你在为他做最后的这件事是,不知会做何感想。
我也明白你投江时,对这个时代的失望。你悲愤地指责:“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你激烈地批判这个时代的荒谬,你想要和这个世界谈谈。
但这个世界被大多数善于投机取巧的人掌控着,你什么都改变不了。
于是你以死亡对抗这种荒谬。之前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汨罗江有多深?汨罗江的深度就是中国文化的厚度。
你创作了那么多的诗篇,被后人传诵千年。尽管现代汉语 的发音早已与你那时相差甚多,但那些一咏三叹的诗句却仍旧有力地在每个人心中敲出声响,历史的长笛幽咽,这声响是其中清脆、鲜明的音符。
而今你的名字历经千年岁月,与农历五月初五和三天假期一起被人传诵,被我们记住。
关于屈原的作文篇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每当吟诵起这首诗,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屈原。他两袖清风,品德高尚,像荷花那样“出淤泥而不染”,像梅花那样坚贞不屈。令后人无限敬仰和赞叹。
我们赞美屈原,赞美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屈原少年得志,十九岁便当上了左徒,提出了“联齐抗秦”的主张。他两袖清风,面对秦国使者的贿赂,其爱国之心仍坚定不移。他惨遭小人的陷害,两次被流放仍心系国家……他爱国,至死不渝。他与国同生,与国共灭。谁能说屈原不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
我们赞美屈原,赞美他杰出的诗作。他的诗抒发了不屈的理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实现理想的路虽然漫长,但我还是会上下求索,显现出诗人远大且永不停歇的追求精神;“后皇有嘉树,受命生南国。”诗人生亦为国、死亦为国的决心和理想像橘树那样坚定不移,永不动摇……诗人,您才华横溢,坚定不屈令后人钦佩,也才会有郭沫若言出:屈原是中国第一个可推数的伟大诗人!
我们赞美屈原,赞美他的品德。他忠贞爱国,不与小人同流合污。屈原被流放后,本可以像陶渊那样隐居深山。但当他在得知祖国被秦灭亡,不愿做亡国奴的他以死明志,为国捐躯。他两袖清风,面对小人贿赂毫不动摇,他像梅那样坚贞不屈。屈原是一位真正的君子,坦坦荡荡,品德高尚。谓高人一等也,谓清醒之士也,谓清廉之者也。
我们赞美屈原,歌颂屈原。他那坚贞不屈,出淤泥而不染的爱国精神和伟大人格,将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
关于屈原的作文篇3
摆在屈原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与世推移,另一条则是坚守节操。屈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第二条。
走到这一步,他需要极大的勇气:他需要抛弃的是他的生命,他的国家。他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曾封他祖上为“屈”的那个家族血脉已经不可挽回地走向了衰败。曾经侍奉的那个又蠢又荒诞的王最终竟要死在他国;新立的王又变本加厉,不但不再诏用他,反而加他贬得越远越好。作为一名忠心为国的臣子,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不再为之而“屈”,只能投入自己幻想的那个世界中。按照礼来说,臣子未尽忠,这是大罪,屈原也心怀这种想法,即使在自己创造的那片净土中,也不会掩盖自己内疚与罪责之感。这就是坚定地一心为国的代价。坚守着那个崇高的志向,那份痛苦谁又能知呢?
而放弃却只在一念之间。渔父与屈原对话的场景仍历历在目。虽无法考证历史上是否真有如此一回,却又从侧面表现出,当时的“圣人”们经常是与世推移的。“圣人”们飘然于世,过着最初的道家原型的生活。出事入世,随心所欲,内心中空空如也,无欲无求,也能成为一方“圣人”,此乐何及!放弃操守正如洗澡一般简单,一转眼,心中都被冲走,毫无保留。这在屈原看来,是永远不能接受的。“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多么有气势对理想告白!内心被这样的想法包围,又怎么会想着苟且偷生呢!苟且偷生又怎能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光呢!宁愿在绝望中保全自我,也不会去做一名放弃道德、昧了良心的佞臣。
屈原把这一切看得如此透彻。“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忠贤之士也会生不逢时。既然自己无法贡献自己的力量,那么沉入那不再会绝望的世界也比苟且又内疚地存于世更有意义。对未来抱有信心的人一定是会选择坚守的。
在他之后的几百年,诸侯混战,不再太平。直到司马迁所处的汉朝建立,局势才稳定下来。而与屈原相隔甚久的司马迁也与屈原做出了相同的选择。受了宫刑的他,坚守意味着守住志向,而放弃此时却变为了死,死了就不用受这么多的苦了,便解脱了,但这又有什么意义呢?前人屈原正是因为觉得飘然于世无法实现人生价值才自沉汨罗,此时司马迁只是以一个近似宦官的卑微身份,犯的又是耻辱之罪,人皆轻之如鸿毛,又怎能轻飘飘一句“不想活了”就断送宝贵人生呢?这样的人生是坚守还是放弃,便一目了然。面对灾祸,司马迁最终明了生死之义,坚守住他作为一个史官的价值。
更远一些,我想到了意大利的布鲁诺。直到被烧死的那一刻,当狂风卷起烈火,一句“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世界会了解我的价值的!”使顽固者们战栗。坚持真理,坚定自己的原则,放弃一切向教会低头的机会,他在历史中的功绩永世传诵。
这就是人类伟大的先人们所做的一切。面对现实的冲击,坚持自我,永远不放弃,才能走得更远。
关于屈原的作文篇4
当每家每户的屋子里传来一阵阵粽香时,端午节便来临了。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在包粽子、吃粽子,忙得不亦乐乎。
吃着味道鲜美的粽子,读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千古名句,我不禁想起了屈原——这位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文人。他早年受楚王信任,任三闾大夫。后来因才高气盛,性格耿直,遭佞臣陷害,在楚王面前进谗,使屈原二次被流放。
在流放期间,屈原写下了《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许多流传千古的作品。其文笔委婉含蓄,开创了一种新的文体——楚辞。后继者又有宋玉、贾谊、东方朔等人。汉人刘向将这些“骚体”作品整理成书,这就是影响后世几千年中国人的《楚辞》。在文学方面,屈原产生的影响确实是无可比拟的。
屈原流放后仍不忘国家兴亡,日日思念着祖国和百姓。当得知楚国国都被秦军攻破时,屈原感到救国无望,投汨罗江自尽而死。他这种爱国爱民、宁死不屈的精神是多么伟大啊!这种人格又岂是那些争权夺利、搬弄是非、残害百姓的贪财官污吏所能相比?
此时,我仿佛看到了在两千多年前,一位怀才不遇的才子在月夜下孤单徘徊,一位忧国忧民的大夫在草屋中饮酒消愁,一位志向高远的诗人在江边独步吟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品粽子,品到的不只是粽子本身味道之鲜美,更品到了一种精神和文化的传承;我读《离骚》,读到的不只是其中语句之优美,更读到了屈原等一批批爱国诗人坚贞不屈的精神和一颗忧国忧民的火热的心!屈原的名字将和他的作品一起,千古传颂,成为鼓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执著追求于理想的精神食粮!
关于屈原的作文篇5
一年又一年的端午,让我们油然想到了你——屈原。
斗转星移,时空定格在那一刻。此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
两千多年前的五月初五,你缓缓地走到悬崖边,夕阳将你映在地上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你凝神静气,望着西天即将消逝的一抹亮光,内心不禁泛起无限怅惘。
惨淡的风阵阵掠过,不时地卷起地上枯草的叶子。你一袭白衣,襟带和那乱蓬蓬的发丝在风中散乱地跳动着。你回收视线,深沉地眺望着江面那不断涌起、又迅速破碎的浪花。此时,你深邃的目光中多了一分愤慨与无奈……
“空有满腹经纶,空有赤胆忠心,叫我如何报国?昏君恶臣,让百姓如何安居乐业?……”想到这儿,你不禁头涔涔,泪潸潸了……
紧接着,空中乌云翻滚,电闪雷鸣。怒号的狂风,不断撕破你的长衫。江水咆哮,不断地拍打着水中的岩石,惊起怒吼的水花……
“与其苟且偷生,不如以死明志!”此时,你的目光中,多了一份坚毅,多了一份沉着,似乎还隐隐有一份释然。你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勉强露出一个微笑。我想,那或许是你对自己一生辛劳的慰藉吧!
然后,你伴随着一首悲歌,纵身跃入江中。“啪——,”江面溅起惊人的水花,空中迅速聚集那残留的泪……
骤然间,苍天哭泣,大雨倾盆,……
你留下的《离骚》和拳拳爱国之心,激励了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令杜甫写下“三吏”“三别”的不朽诗篇,让岳飞高歌《满江红》去尽忠报国,使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你走后的每年五月初五,便成了哀悼你的节日。
千百年来,布谷声声的五月,芳草萋萋,华夏儿女泪痕深深,柳树的长发上滴着雨,也滴着你的泪。那一个个多情的粽子,那一声声发龙舟时的呐喊,诠释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拼搏精神和爱国的主旨。
今天,我们用仰慕搭建了一座房屋,专为你遮挡风雨与疲惫;我们用挚爱种下一片花朵,花瓣上写满欢迎与憧憬;我们用热情写下一首诗,诗句全是自豪的汇报与骄傲……
屈原啊,“诗人节”将要到了,请加快你“回家”的脚步吧!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关于胃的作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