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活动就要结束了, 一起来写活动总结吧,站在最为可观的角度上写出的活动总结才是最有意义的,下面是报喜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节日活动总结6篇,感谢您的参阅。
节日活动总结篇1
“中秋节吃月饼,不仅寄托了古人美好的寓意,还传递中秋阖家团圆的美好祝愿。”9月21日,在我校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教育活动,情况如下:
随着中秋节的临近,各学校纷纷开展以中秋节主题教育活动,旨在推动未成年人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传统美德,涵养新家风。
其中,在县幼儿园和xx幼儿园,孩子们则通过做手工剪纸、诵经典、赏民乐、品美食、亲身体验打糍粑等活动,了解中秋趣事。伴随着《花好月圆》音乐的响起,美丽的“嫦娥姐姐”和“玉兔”给小朋友送来了月饼,寓意团团圆圆,甜甜蜜蜜。
今年的中秋节主题教育活动,我们主要让孩子们上网查一查中秋节的由来、习俗、与中秋节相关的诗句、祝福语、故事等,让孩子们了解中秋节。”为了加深孩子们对中秋节的认识,学校让每个孩子带一个月饼到学校,观察它的形状,品尝它的味道,学生之间相互分享,并说一说它的寓意。同时,每位学生办一期关于中秋的手抄报,并进行展评。其中,该校四年级五班的学生代表还用一首《金秋皓月》的诗歌和现场书法,送给全校师生中秋。
通过中秋主题教育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中秋节团团圆圆的气氛,体验了活动带来的乐趣。让全县师生感受传统文化的洗礼,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节日活动总结篇2
为了继承和发扬少先队的光荣传统,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提高学生全面素质、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少先队员能肩负起新世纪赋予我们的新使命,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我校少先队在“清明节”期间,开展了“缅怀先烈 爱我中华 从身边小事做起”为主题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1、要求学生利用各种渠道包括向家长及村里的老人请教,利用信息课,让学生上网搜集资料等,了解清明文化清明节的由来,及各地的清明节习俗,有关清明节的传说、故事,使得学生对这传统的节日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2、学校发动队员积极写关于清明节的、革命烈士事迹的文章,以及读后感等,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少先队宣传栏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宣传教育。
3、各班能及时召开“缅怀先烈 爱我中华 从身边小事做起”主题班会。在班会上,学生有说、有唱,有的朗诵诗句,有的畅所欲言。虽说各有各的特色,但都能通过本次的班会课,使学生明白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让学生能从小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好好学习,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4、各班结合“缅怀先烈 爱我中华 从身边小事做起”出了一期手抄报。各班都能较好的完成,特别是高年级的同学,老师布置了任务,她们就很自觉地完成好,并能充分体现了本次的主题。通过出手
抄报活动使更多同学参与其中,特别是低年级的小朋友,她们用她们的彩笔画出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画出了要如何去珍惜幸福生活!
5.开展了征文比赛。通过评比我们选出来的优秀作品,从学生的优秀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确实是受到的深刻的教育,相信她们会真正懂得这样珍惜现在,珍惜幸福生活的!
节日活动总结篇3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涵江区以“缅怀革命先烈,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为主题,以网上活动、网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开展文明、环保的“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精心策划,及早周密部署
为办好此次活动,我区积极贯彻中央、省、市文明委工作部署,认真学习上级部门有关文件重要精神,印发《关于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的通知》文件,设计活动载体,明确活动任务,落实责任分工,并对活动时间、内容、形式等做出具体安排,引导广大师生、干部群众慎终追远,缅怀先烈、先贤、先辈。
二、突出主题,丰富活动内涵
1.组织开展“网上祭英烈”签名寄语活动。广泛发动中小学生参加由中国文明网和央视网专门开设的“网上祭英烈”签名寄语活动。4月1日,涵江区委文明办、区教育局、区妇联、团区委、区关工委联合举行“20xx年涵江区未成年人网上祭英烈启动仪式”,拉开我区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序幕。通过网上鞠一个躬、献一束花、留一句言、寄一份思,表达对先烈们的感恩与缅怀。据不完全统计,全区近5万人参与“网上祭英烈”活动。
2.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活动。以“清明祭英烈,共铸中华魂”为主题,组织党员干部、中小学生20批次1000余人到闽中司令部革命纪念馆,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祭奠先烈活动。通过参观革命旧址、打扫卫生、敬献花圈等方式,组织开展征文比赛、黑板报比赛、主题班会、诗歌朗诵等活动,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缅怀革命先烈,增强爱党爱国教育。
3.开展“关爱自然、绿色清明”活动。结合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组织文明单位300余名青年志愿者为人行道枯死树更换活苗200余株,栽种花圃近千平方米,引导人们关爱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文明城区创建提供良好基础。
4.开展“移风易俗过清明”活动。结合涵江地域实际,深入挖掘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引导广大群众移风易俗,自觉抵制封建迷信陋习,减少焚烧冥币、香烛、纸扎祭品、燃放烟花爆竹等传统祭扫方式,以植纪念树、献花、赋诗、网祭等生态文明方式替代传统祭祖方式,举办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踏青”活动,制作“清明龟”祭祖,表达对先人的悼念之情。
三、广泛宣传,活动成效明显
结合春季森林防火宣传月活动,涵江区委报道组、广电涵江记者站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短信平台、led屏幕等宣传媒体,大力提倡文明祭扫,营造文明过清明,积极参与活动的深厚氛围。各镇街特别是山区乡镇在主要进山路口采取悬挂横幅、贴标语、插警示旗等形式,发放宣传单1万多份,组织人员在重点地段设卡检查,引导群众树立科学、文明的祭祀观,在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的同时,认知传统、弘扬传统。全区广大群众和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充分反映了此次主题活动在广大群众中产生广泛、积极的影响。
节日活动总结篇4
重阳节,也是中国的老人节,老人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群体,也是我们关心的一个群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一天我们也将会老去,愿每个人都能善待自己身边的老人,体谅他们的言行,安慰他们的脆弱!10月9日又逢重阳节,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校开展了“感念亲恩尊老爱老”重阳节敬老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本次活动,校领导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全校师生参与。在思想上充分认识敬老爱老活动对师生们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推动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意义。学校德育部和大队部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围绕各项重点活动,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利用少先队组织的优势,积极动员,广泛发动,使尽可能多的队员参与到活动中来。活动还充分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在大队及各中小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感念亲恩尊老爱老”主题系列活动,通过活动展现少先队员孝老爱亲的良好精神风貌,注重活动的实效性。
1、以中队为单位,班队课上各班开展以“感念亲恩尊老爱老”为主题的班队课,进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孝敬父母长辈,学会感恩。
2、小小真心话。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每位同学自制一张漂亮的贺卡,将自己想要对父母、长辈说的祝福语或最想表达的感谢语写到纸上并带回家送给自己的父母长辈。
3、开展“爷爷、奶奶的重阳节,我做主”的活动,要求少先队员们开动脑筋,为爷爷(奶奶)设计一个有新意的过节方案,向长辈们送上节日深深的祝福。建议少先队员可以为爷爷、奶奶准备一根拐杖,方便他们平时的出行;可以陪爷爷、奶奶锻炼身体,大家一起来运动;也可以陪爷爷、奶奶聊天,陪老人们说说话,谈谈心,还可以帮助爷爷、奶奶做点家务事,减轻爷爷、奶奶的辛劳等。用实际行动感恩爷爷、奶奶,旨在进一步唤起少先队员们尊老、爱老的意识,大力弘扬尊老、爱老的风尚,让他们学会感谢,学会关爱。共同享受温馨的家庭生活。
4、三分钟小故事演讲。利用晨读课的时间进行“三分钟小故事演讲”。请学生讲述自己亲身感受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父母、长辈真心付出、无私关爱子女,以及作为子女真诚回报、感恩于行的感人故事。
5、自选活动。各中小队围绕主题,自主设计,鼓励创新。
6、“敬老爱老帮老从现在做起”大队部组织学生到附近养老院中去帮助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本次活动通过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敬老主题活动和良好的社会氛围的渲染,展现华中小学少先队员尊老敬老的精神风貌,进一步营造敬老、亲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激发全体队员孝老爱亲的内在自觉,并由爱家、爱老推及到爱国、爱社会,进一步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投身到和谐社会建设中来。
节日活动总结篇5
各学区、市直学校:
根据威海市文明办、威海市教育局《关于在春节、元宵节期间组织未成年人参加“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通知》精神,现将有关活动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丰富未成年人节日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和树立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续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活动内容。
围绕春节、元宵节辞旧迎新、团圆平安、孝老爱亲的`主题,遵循简洁可行、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原则,主要做好三项工作。
1、创编“节日小报”。以中小学生为重点,引导他们学习节日文化、搜集节日资料、参加民俗活动,深入了解春节、元宵节的文化内涵,通过自编自创“节日小报”,展示节日收获和感悟。
2、参加中华经典诵读。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节日时间多读书、读好书,争创“书香家庭”和“读书小名士”,开阔学生视界,丰富知识储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开展公益活动,组织动员未成年人参与社区(村镇)清洁卫生,环境保护和公益宣传,为孤寡患病老人、残疾人和军烈属做好事献爱心,宣传节日文明礼仪和低碳生活知识,营造喜庆祥和节日氛围。
三、活动要求。
1、要把组织未成年人参加“我们的节日”的主题活动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重要契机,作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和寒假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纳入假期总体安排,认真抓好工作落实。
2、各校要将“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情况形成500字左右的文字材料,于20__年2月22日前以bqq发送到基础教育科9096。
节日活动总结篇6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虽然年年都过中秋节,但很多学生对这个节日了解得并不深,为了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根据市教育局转发的市文明办《关于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活动的通知》有关要求,中秋节前夕,我校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目的在于深度挖掘蕴涵在中秋节中的教育意义,使学生了解民族的风俗,传承民族的文化,弘扬民族的精神,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真对待传统节日、由衷喜爱传统节日,传承节日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热爱民族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战略部署,切实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通力合作
学校领导对活动开展作出部署、提出要求,并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
二、节前广泛宣传
1、利用国旗下讲话、广播站、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对学生进行广泛宣传。
2、在班会上讲解传统节日的来历、历史背景、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底蕴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活动丰富、全员参与、共同体验、动手实践、收获快乐
1、在搜集有关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培养了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并通过亲自动手制作手抄报、花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2、开展“诵读中华经典,共度中秋佳节“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本次比赛共评选出两名教师及五名学生参加市一级的比赛。
通过对中秋诗歌的朗诵,对中秋的传说、小故事的表演,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更使教育内容丰富起来。丰富多彩的活动使空洞的说教变得具体、实际,学生更容易接受这样的教育形式。切身的体验使学生有了真实的感受。学生在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增强对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的认同和喜爱,弘扬了民族文化。
3、开展“和谐校园·欢乐中秋“主题游园活动。
由各年级组派老师和学生分别组织的游园活动(丢圈、挟乒乓球、摸鼻子、中秋猜谜、吹蜡烛、掌上明珠),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关注,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很高。整个游园现场气氛非常热烈。每个游戏现场都被紧密“包围”,无论是游戏中的同学,还是观战的同学,无不喜笑颜开,不论是否赢取了大奖,同学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沉醉于参与的乐趣中,在笑声中抛开各种烦恼,心灵得到彻底的舒缓。有同学就笑称:“已经多年没有体验这样放纵玩游戏的感觉了,像是回到儿童年代,很放松,心情很好。”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