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喜范文网 >方案大全

小班钻洞洞教案5篇

一个成功的教案需要经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教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系统规划和安排的工具,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下面是报喜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班钻洞洞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班钻洞洞教案5篇

小班钻洞洞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寻找身边的洞洞,知道其作用,能用适当的语言表达;

2、能够借助身体,探究出各种不同的洞洞;

3、体验与同伴一起找洞洞、变洞洞的乐趣。

活动重点:

寻找身边的洞洞,知道其作用。

活动难点:

借助身体探究各种不同的洞洞。

活动准备:

毛毛虫、白纸、皮球

活动过程:

一、出示毛毛虫,引出活动内容

教师:这是一只喜欢钻洞洞的毛毛虫,请小朋友用这张白纸为他钻出一个洞洞来(请幼儿讨论应该怎么做)

二、寻找自身及生活中的洞洞,了解其作用

1、寻找自己身上的洞洞

教师:我们也来玩个找洞洞的游戏,请大家先找找我们脸上有那些洞洞?他们有什么作用?

(1)、寻找脸上的洞洞

(2)、寻找身上的洞洞。

小结:其实,我们身上从头到脚可以找到很多洞洞,这些洞洞有的大,有的小,都有用处。

2、寻找生活中的洞洞

教师:除了我们身上有洞洞,你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发现过洞洞?他有什么作用?

三、借助身体,探究变出洞洞的方法

1、用小手变洞洞

“小手小手变变变,变出一个洞洞来,毛毛虫,毛毛虫,钻钻钻”

2、用肢体变洞洞

“小手小腿变变变,变出一个洞洞来,皮球,皮球,钻钻钻”

3、与他人合作变洞洞

四、延伸活动

发现生活中更多的洞洞及它们的作用

小班钻洞洞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诗歌内容,尝试完整讲述诗歌

2、准确发音洞dòng,划huá,糟zāo,塞sāi

3、感受诗歌的趣味性、韵律美

活动准备:

图片(孩子吃饭、餐桌掉饭、米粒发芽、浪费粮食);诗歌朗读录音

活动过程:

一、出示娃娃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⒈教师:这是谁?他在干什么?幼儿回答(小孩、吃饭、掉饭粒)

⒉教师:你发现什么奇怪的地方了吗?(指在小孩下巴的位置)

⒊教师:你还看到了什么?猜一猜这是什么?(下巴上的.黑点)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大胆讲述

二、欣赏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

⒈教师完整朗读诗歌

教师:这个奇怪的东西是啥?我们完整听一遍诗歌。它会告诉我们这是什么,发生了什么奇怪的事。

⒉解析诗歌内容,引导幼儿理解“洞洞”的含义

教师:这首诗歌叫《下巴上的洞洞》,这个奇怪的地方是什么?这个洞洞怎么了?诗歌里怎么说的,为什么说这个娃娃下巴上有个洞洞?这个洞洞到底是什么?是个真的洞洞吗?

⒊讨论桌面上能不能种出庄稼

⑴教师:如果饭桌是土地,如果饭粒会发芽,那么一天三餐饭他呀餐餐种庄稼,在餐桌上到底能不能种出庄稼?

⑵幼儿讲述,教师梳理(饭桌上没有土、饭粒是熟的等)

教师:可惜啥也没种出来,只是粮食白白被糟蹋,小朋友我们吃饭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根据图片教师讲述诗歌,及时纠正发音。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指导珍惜粮食。

三、创编动作,感受诗歌的趣味性

⒈老师分段朗读诗歌引导幼儿设计动作

教师:我们给这首有趣的诗歌设计动作,你是怎么做的?把你的动作教给小朋友呀。

⒉教师小声播放诗歌录音,幼儿幼儿完整做动作,跟读诗歌。

教师:我们完整做一遍动作吧,这次小朋友要大声地跟读诗歌。

⒊教师小声播放录音,小朋友来表演,幼儿要有感情、注意声调地跟读诗歌。

教师:这次小男孩做观众,小女孩来表演(看现场情况)。我们要注意这次要有感情、注意声调地跟读诗歌。

⒋教师引导小观众一起朗读诗歌,教师随时纠正发音。

四、情感教育

出示粮食浪费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小朋友你们下巴上有洞洞吗?那这些是从谁的洞洞上撒下来的?

教师:看了这些图片,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教师:我们国家非常重视粮食问题,提倡大家要厉行节俭,爱惜粮食。我们小朋友们要怎么做呢?

幼儿回答,教师总结。

五、活动小结

教师:小朋友表演得真好,我们组成一个诗歌表演队,去给弟弟妹妹表演《下巴上的洞洞》把厉行节俭、爱惜粮食的道理讲给他们听。

小班钻洞洞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讲讲自己发现的各种洞洞,体验和老师、同伴一起找洞洞的`乐趣。

2.培养幼儿思维的发散能力。

3.幼儿初步尝试能够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纸,剪刀,小球,羊角球活动过程:

一. 找洞洞1. 老师拿出一张纸问:这是什么?纸上有东西嘛?如果我拿一把剪刀在纸上剪一下,会有什么出来?师:什么出来了?(原来是一个洞洞)2师:你在生活中见到过洞洞嘛?你在哪里见到过洞洞的?

师引导幼儿从上到下在身上有顺序的找一找教师:刚才说到了马路上有洞洞,山上有洞洞,家里有洞洞,我们身上从头到脚也找了这么多的洞洞,这些洞洞有的大,有的小,他们都是有用处的二. 用手指变洞洞1师:小朋友我们伸出两只手,手指并手指变成一个洞手指张开来,洞洞能变大能不能再大一点,(师:手指碰手指,变成一个大大洞)2. 伸出两个手指变成小洞洞,再小一点,再小一点(师:手指弯弯紧洞洞会变小)三. 身体变洞洞玩球1. 出示球:这是什么,玩过吗?平时你们是怎样玩球的?

师:原来球有这么多玩法,今天老师要清这个球来钻洞洞,这个洞洞在哪里呢,就在我们小朋友的身上,请小朋友在身上变一个洞洞,让老师的球在洞洞里滚来滚去(1)老师启发:小手围一围,围成一个洞,教师将球从小朋友的洞洞里穿过(2)除了用手围起来,还有什么地方也可以围成一个洞?

启发:小脚分分开,站成一个洞,(小朋友练习,老师边说边滚球)还有谁有什么办法吗?

(3)小手在其他地方能变成洞吗?如果小手碰碰腰呢?如果小手碰碰头呢?如果小手碰碰脚呢?

数一数洞:看看某某小朋友变成了几个洞,数一数?老师滚球双手着地撑一撑,变成几个洞(数一数,滚一滚)四. 变大洞滚大球师:刚才我们玩的是小球现在换一个大球,有没有办法让这么大的球钻进洞洞幼儿用身体动作变洞洞,老师用大球去钻洞,让小朋友发现钻不进。启发:跟朋友手拉手,围成大洞洞1. 师:你们是几个人手拉手的?(3,4,5等)看看洞洞在哪里?大球能钻进去吗? 快速拍照2. 看展示台:照片中哪几个人拉手的?(3个)大家一起来找一找他们围成的洞洞在哪里?(老师便滚边说:大圆中间有个洞)哪里还有可以让大球滚进去的洞洞?

数一数有几个洞?

师:三个朋友围一围,围成四个洞。

3. 这张照片中有几个朋友围成的?(4个)上来围一围4个朋友可以围成几个洞?找一找?(5个)师:3个朋友可以有4个洞,4个朋友有5个洞。朋友越多洞洞越多。

4. 出示5个人围成的洞洞照片:

问:猜猜5个人围成的洞洞比刚才3个人,4个人的多还是少?下次我们来数。

五:延伸活动:

现在我们来请所有的朋友到外面手拉手变成一个更大的洞洞去玩滚球的游戏好吗?

小班钻洞洞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通过观看幻灯片激发幼儿对各种洞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思维能力,能利用自己的身体探究、变出各种不同的洞。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及环保意识。

二、活动准备:

1、各种洞的幻灯片、电脑。

2、旧报纸、飞盘若干。

三、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

2、观看幻灯片,引起幼儿对洞的兴趣。边看边提问幼儿:“你知道这是什么洞吗?”“这些洞是一样的吗?”

3、启发幼儿用手做洞。“小朋友们对洞这么感兴趣啊,但现在我们的身边什么洞也没有,怎么办呢?我们可不可以自己做出洞来啊,拿出我们的小手试试好吗?”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并使大张的报纸穿过小手做的洞。

4、尝试发现新的洞。

请幼儿自由探索,发现并演示出自己的发现。如:双手叉腰、双腿叉开、双手前交叉------

5、分组体验:男孩子搭洞,女孩子用报纸投,然后交换。体验游戏的乐趣。

6、提高难度,让幼儿搭建能让小朋友通过的洞,鼓励幼儿可以相互合作。鼓励幼儿创编出不一样的搭法和钻法。

7、师生共同坐下来休息,回忆并评价活动情况。

小班钻洞洞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什么是洞,大胆说出生活中的洞洞。(重点)

2、寻找头上的洞洞,知道其作用,并能用适当的语言表达。

3、运用多种方法探索搭洞,感受游戏的乐趣。(难点)

活动准备:一张白纸、小皮球。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白纸,引出“洞”的含义。

教师出示一张白纸,引起幼儿兴趣。提问:“这是什么?”“纸上有东西吗?”“如果我在白纸上撕一下,会有什么出来呀?”“这是什么?”

小结:教师边做手指穿过洞的动作边说“四周包得紧紧的,中间能穿过去的就是洞洞。”

二、幼儿交流讨论,说说生活中的洞洞。

1、师:你见过洞洞吗?你在哪里看过洞洞?这些洞洞有什么用处?举手告诉老师。

小结:生活里,那么多的洞洞,而且,这些洞洞很多都有自己的用处。

三、幼儿寻找、探索自己头上的洞洞。

幼儿相互讨论头上的洞洞的作用。耳朵洞洞(听声音,在小耳朵旁边拍拍手)鼻子洞洞(呼吸,请幼儿做闻一闻的动作)嘴巴洞洞(与幼儿一起做嘴巴变大变小,边做边说洞洞变大,洞洞变小)

提问:“刚刚小朋友们说到我们头上的洞洞,现在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我们头上都有哪些洞洞?他们是干什么用的?”

小结:“我们头上有这么多洞洞,它们可以帮我们看到美丽景色,闻到好闻的气味,听到优美的声音,吃到好吃的东西,作用可大了,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它们。”

四、探索用运用多种方法搭洞洞。

1、幼儿使用自己身体的部位搭洞洞。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球,想跟小朋友们玩钻洞洞的游戏,洞洞哪里来?小朋友动动小脑筋用自己身体搭出来?”如果洞洞太小,皮球钻不过去“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变出一个大洞洞,让皮球钻过去。”

小结:“手指碰一碰,洞洞变出来;手指围一围,洞洞变出来;小脚围一围,洞洞变出来。”

2、教师示范,幼儿运用自己的身体和小椅子搭洞洞。

师:老师感觉小朋友的搭的洞洞还不够大,你们看老师与小椅子搭了一个洞洞,在哪里,请小朋友上来指一指。(暗示幼儿与地面与椅子一起连接成一个洞洞)你们也来试试与自己的小椅子搭一个和老师不一样的大洞洞,让老师钻洞洞。

小结:小手放在椅背上,可以搭成一个大洞洞;小脚放在椅背上,和地面围成一个大洞洞;小手撑住座位,弯腰可以搭成一个大洞洞。

3、幼儿寻找同伴合作搭洞洞。

师:让我们与好朋友一起合作搭个洞洞,想个好办法。

小结:小手拉一拉,搭成大洞洞;两只小手向上抬,搭成山洞洞;小脚并一并,又是一个大洞洞。

4、在我们的幼儿园也有很多洞洞,让我们一起去找找吧!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班科教案5篇

小班《雨》教案5篇

树小班教案5篇

小班桃子教案5篇

跳圈小班教案5篇

小班健康教案通用5篇

小班幼儿音乐教案5篇

小班画彩虹教案5篇

汽车小班教案优秀5篇

池上小班教案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87294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