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喜范文网 >方案大全

母亲教案通用6篇

教案的反馈机制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动力,教案的清晰性有助于学生理解学习目标,下面是报喜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母亲教案通用6篇,感谢您的参阅。

母亲教案通用6篇

母亲教案篇1

知识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

能力目标

1、 学生能根据实际写出一段与母亲相处的精彩片断。

2、 学生通过创作诗或儿歌来歌颂母亲

德育目标

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教学重难点

1、 学生通过自主提问探究文章大意

2、 通过练笔歌颂母亲

拓展读写点

1、 通过学习范文,让学生也写一段与母亲相处中,感受最深、记忆深刻的片段。

2、 自编一首诗或儿歌写在老师已准备好的卡片上,作为贺卡送给妈妈。

教学准备

vcd歌碟,多媒体课件,讲义,带花边的卡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上课之前,播放《心中的故事》,以创设氛围,激发学生热爱母亲,赞美母亲的感情,以形成共鸣。(投影出课题,执教者)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听出这首歌是歌颂谁的吗?“妈妈”很好,这首歌是蔡国庆演唱的一首歌颂母亲的歌,叫做《心中的故事》。歌颂母亲是千百年以来传诵不衰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歌颂母亲的文章。

二、教学步骤

1、学生齐读,整体感知文章

老师提出要求:拿起笔来,将你认为应该勾划的地方分别用各种符号(这里作简单的符号说明)勾划出来。

2、老师提问

(1) 你们感受到了什么?请用两个字来概括。

(“母爱”……)

(2)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这里用投影给出归纳方法)

(如:按六要素来归纳。 时:母亲生病后 地:在医院里 事情的起因:“我”错以为母亲的体重不轻 经过:从而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最后为报答母恩,也想抱一次母亲睡觉 结果:母亲也被感动了。)

3、学生将勾划的内容拿出来交流。

先在小组之间交流。(1)学生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好在哪里?(2)学生有没有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在班上讨论。(3)学生认为问题较好并且自己知道答案的,也可以先考全班同学,然后一齐分享。

4、老师设置问题,学生讨论做答(投影)

(1)我望着母亲瘦小的脸,愧疚地说:“妈,我对不住你啊!”这里为什么说“我”对不住妈妈?

(答案提示:误解了妈妈力大无穷,最后才得知那是妈妈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能让孩子苦着累着。现在有些孩子也总认为那些是父母应该干的事情,他们就是有那么大的本事来承受一切的生活负担。当孩子们长大后才发现事情并非如此。)

(2)“我”为什么会突发奇想,要抱着母亲睡觉?

(答案提示:正因为“我”误解了母亲力大无穷后,强烈地感受到了母亲对自己的爱,所以想出一种回报母亲的最直接的方式。)

5、既然作品中的“我”都是大人了,还想出了用抱母亲睡觉的方式来报答母恩。那么同学们你们说说,用你们现在能做到的方式,你会怎样“感恩”呢?

(之后可以提到一个为妈洗脚的公益广告)

6、读写拓展

你们肯定也有这样一段心中的故事,能不能够拿起笔来将你与妈妈相处中,最让你感动或是记忆深刻的那段场景、那个画面,用一段话描述出来。

7、学生写好后同桌交流,然后选几篇较好的实物投影。让作者自己声情并茂地朗读。

8、读写拓展

这节课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我们难道不想送点礼物给妈妈吗?好:现在我请各位小诗人来编写一首诗或者儿歌写在卡片上,送给你妈妈。

9、学生创作成果展示

三、小结:

(将我制作的卡片送给表现好的同学)

唐代诗人孟郊曾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那么我们就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妈妈,好不好?今天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母亲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对这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通过归类二次发散,教给学生深入思考的方法,提高学生思维水平的能力。

2.引导学生以《感恩》为话题,思维成果,解决学生无话可说的问题。

重难点

归纳思维方法,思维内容深入发散。

乐学善思

办法诗、歌、名言pk赛。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展示、搜集到的有关母亲节的相关资料及有关赞美母爱的诗歌、名言。

2.导出课题。

二、自主思考,发散思维

1.由母亲节你想到了什么?(生说)

2.围绕母亲节让你想到的,尽可能的展开想象,把想到的.写在本上。(至少5条,写出5条为优秀,5条以上为最佳)

3.小组内思维成果,组内交流。

4.小组汇报交流成果(相同的思维点,别人说过的,不再重复)

5.全班汇报师生。

6.诗、歌、名言pk赛。(以大组为单位,诵读赞美母亲的诗、名言或演唱有关母亲的歌曲)

三、教给方法,深入思考

1.师生共同把思维成果归类。

2.围绕母爱的无私,深入探讨母爱有多伟大,又该如何学会感恩。

3.生汇报,师点拨。

四、运用思维,轻松。

1.主题

2.生练写

3.读作品,师生评议

五、

母亲教案篇3

一、教材分析:

课文重点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发现母亲的身体很轻,不由得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侯母亲抱自己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课文重点记叙了“我”与护士、母亲的对话。简洁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时的情景,表达了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3、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根据实际写出一段与母亲相处的精彩片断。

三、教学重难点:

1、学生通过自主提问探究文章大意。

2、通过练笔歌颂母亲。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初读了课文,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谁第一次抱母亲? (板书:儿子 母亲)

二、细读课文2、3段,体会我的心情,感悟母爱的无私

抱母亲,简单的一个动作,却让我的心情犹如平静的湖面扔下了石子,变得不平静了,我的感受怎样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1—3自然段,划出我的心情的句子。

(1)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2) 我愧疚地望着母亲瘦小的脸。

☆这两句话中,哪些词语直接写出了我的心情?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为什么很难过呢?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1—3自然段,勾画出有关的语句,写下自己的感受。

交流:

1、第一段:学生自由谈感受,引导认识:

母亲很轻,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我没有想到,以至于抱母亲时差点仰面摔倒。我不了解母亲,不关心母亲,——“我心里很难过”。

2、第二段:学生自由谈感受。

出示这段话: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齐读。

品读感受:

☆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

理解“年复一年”

出示图片,引读: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母亲是……(教师读)

北风呼啸,冰天雪地,母亲还是……

在我成长的日日月月,母亲总是……

读到这里,你明白我心里为什么很难过了吗?

☆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

引导感受:

我能挑得动,母亲不让我挑;我能挑得动,没有帮母亲挑,没有替母亲分担重担,——“我的心里很难过。”

看着病重的母亲,我仅仅是难过吗?

☆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引导感受:

理解重担的双层意思。

指导朗读这段话。(指名读,齐读)

3、第三段:

出示:

☆ 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引导感受:

母亲说话时的表情是怎样的?透过“笑了笑”,你又体会到什么?

病重的母亲对自己的付出觉得微不足道,很坦然,历尽千辛万苦却无怨无悔。——“我的.心里很难过。”

三、细读课文4、5段,体悟我的做法,感受浓浓的亲情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千般滋味,万番感慨,一齐涌上心头。于是,我突发奇想,说:“……”(引读)

请同学们静静地看这个温馨感人的一幕,用心体验这浓浓的亲情。

出示:图片 (配乐)

教师范读。

师:同学们,让我们深情地读一读,让这个画面永远地留住,留在我们的脑海里。(配乐齐读)

师:此时此刻,你的心情一定不平静,一定有许多话想说。请拿出笔,把你最想说的写下来。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

儿时,我们无数次被母亲抱,在母爱的沐浴中长大;而今,第一次把母亲抱在怀里,给了母亲第一次爱的回报。(板书:爱)

同学们,让我们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再次感受这人间最真挚、最纯美的真情吧!(配乐)

四、板书设计

13 第一次抱母亲

第一次 无数次

“我” 母亲

难过 瘦小

愧疚 操心

五、教学反思

到目前为止,我读过好多篇关于写母亲的文章,我觉得这一篇是最美的,有着心在流血的感觉。对于亿万人来说,真的如此抱母亲恐怕了了无几。我想这篇文章给予学生的震撼也在此。

怎么教这课呢?我一遍遍地读,用心去想,想自己的母亲,想父母亲的母亲。我想这篇文章引导学生“读”起来,通过读去体会我对母亲的爱以及母亲对我的爱那是最好不过的了。当然这里面还有一种读我们不能忘记,就是把课文中三个人的话语拿出来一个个读,那感觉又不一样。但上完这课后,我觉得我让学生读的还不够,自己读的也不够,没能够把学生的感情完全调动起来。希望以后能有所提高。

母亲教案篇4

【教学准备】

季羡林生平简介和他的相关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描述心中的母亲,引入新课

母亲,多么熟悉的字眼,多么亲切的称呼,我们曾无数次呼唤着母亲,无数次沐浴着母亲的爱。让我们一起轻轻地喊一声──母亲。

你脑海中浮现怎样的形象?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练说:___的母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都对自己的母亲有着一份独特的爱。著名学者季羡林的文章里,对母亲也有着独特的解释。

二、初读课文,感受文中的母亲

1、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新词读正确,把课文句子读通顺。

2、交流哪些字词比较难读或者难懂,引导学生朗读,结合语言环境理解。

3、选择自己认为比较难读的语句再读一读,请部分同学进行交流。

4、再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作者有两个母亲,对这两个母亲有着同样的敬意和爱慕。)

哪些自然段给了你这样的认识?

三、抓住重点语句,理解“生身母亲”

自由读文章第二自然段,感受对生母的怀念。

1、谈感受。质疑。

2、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⑴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①理解“寝不安席”的意思。

②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作者会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是不是仅仅因为母亲的逝世?

⑵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我的愿望”(随母亲于地下)“终天之恨”。

交流自己的理解。

②真正让作者遗憾和痛恨的是什么?(无法尽孝,心存自责、愧疚之情)

母亲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新颖的构思,托物寓情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师生同赏、同析、同悟、同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人间至深至爱的亲情,培养学生热爱、孝敬父母的高尚品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体味诗歌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解决措施: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合作、自主探究。

教法学法:

教法:授导法、任务型教学法

学法:合作学习法、讨论归纳法

课前准备:

教师:完成教学素材的收集整理。

学生:完成导学案中自主学习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纸船-----寄母亲

教师利用多媒体画面展示沧海、小船及相应音响,

活动2【讲授】纸船-----寄母亲

一、明确目标

反复朗读感受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赋予“纸船”的含义。

1、预习检查,抽学生回答。

2、探究内容:

导语说起诗,同学们马上就会想起李白、杜甫的许多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却很少想到冰心的诗。冰心,这位我国的女作家,写了大量的反映社会生活和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文学作品。她的“问题小说”,早在新文学初期,就引起文学界的注目;她那清新、隽永、富有哲理的小诗,曾形成了“小诗流行的时代”。她文思潮涌,彩笔纵横,谱写出许多新的篇章。

今天,我们学习冰心的一首诗《纸船——寄母亲》。1923年8月,冰收由上海启程赴美留学,在漫长的旅程中,面对茫茫大海,她倍感孤独,日夜思念亲爱的母亲,于是写下这首诗。

二、整体感知

1、有感情朗读诗文,要求学生划出生字词。

生字

叠dié抛pāo

生词

天风:大自然之风。

吹卷:吹动翻卷。

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例:无端生事。

至爱:至,极;最。例:欢迎之至。至爱:最爱。

2、朗读诗文,理解全诗内容,领悟文章思想内涵。

3、自由领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颂读,重点品味其精神实质。

三、总结、扩展

1、教师提问: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心情?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思念母亲的心情。

1923年初夏,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同年八月十七日,她在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国留学,在向大洋彼岸进发的海轮上创作了这首诗。粼粼的海波,澎湃的海潮,复苏了诗人爱海的童心;碧绿的海水,飞翔的海鸥,使诗人又与自然亲近。从吴淞口出发的十天左右的海上生活中,冰心早期人生观“爱”的哲学中的三根支柱——母亲、童心、自然,只有“童心”、“自然”在此时得以复活和重现,而“母爱”则因远离母亲而无法亲近。因而诗人格外怀念母亲,甚至因思念母亲而得病,又因在梦中见到母亲而病愈。这首诗就抒写了诗人思念母亲的深情。

2、提问:这首诗分三节,每节写的是什么?

诗的第一节从自己充满童真的行为——折纸作船写起,说自己在海船上不肯废弃一张纸,留着它折叠成船,从船上抛到海里。看似平淡的四行诗,为感情的喷发作了铺垫。

诗的第二节写从船上抛出的纸船的去向,“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这种、种去向,都不符合诗人诚挚的心愿。她“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为此她“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可见她这种强烈诚挚的愿望。至于希望那纸船流到什么地方去,诗人在这一节没有明白说出,从而造成悬念,耐人寻味。

诗人自然明白纸船是不可能流到母亲身边的,于是诗的第三节翻出新意。诗人遥想母亲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纸船。如果说这一现象还属一般的话,“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就显示了诗人设想的奇特。那么,为什么要让母亲不要惊讶小船的入梦呢?诗人采用“卒章显其志”的方法,在诗的结尾点明想像中进入母亲梦中的纸船是她含着泪叠的,她祈求纸船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流到母亲的身边。这一结尾是全诗的所在。

活动3【练习】纸船----寄母亲

?繁星》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然而那深厚的恩慈反使他终于沉默母亲你是那春光吗?思考题

1、明明想“感谢春光”,却“终于沉默”。为什么不说呢?这其中包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2、最后的一句话隐含着对母亲的特别的感激之情,它的后面可以补充上一句话揭示出这种感激之情,发挥你的想象补充上。

活动4【作业】纸船---寄母亲

2、折一纸船或纸鹤或写一首小诗交上来。

母亲教案篇6

活动目的:

1、了解母亲节的由来,通过活动,让学生多角度地感受母爱,学会观察生活、体味生活。

2、培养学生孝敬母亲的心性,以及填平代沟的信念。

3、带领学生走出感情粗糙、表达浅显的低谷,从而达到细腻感悟、真情表达、理性升华的目的。

活动时间和地点:

20__年5月x日地点:三年级(1)班教室

主持和出席:

班主任和全班同学

活动过程:

一、畅言母亲,感受母爱

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灵最柔软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这个人,叫“母亲”;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地索取,无止境的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种爱,叫“母爱”!

母亲赐予我们生命,母亲的爱给予我们幸福。母亲的爱像春天的紫燕,为我们衔来醉人的春光;母亲的爱似涓涓流水,时时滋润着我们稚嫩的灵魂;母亲的爱是一曲最深情的乐谱,为我们弹奏出最动人、最美妙、最圣洁的音符……

同学们,母亲节马上就要到了,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就是学会感恩。

二、了解母亲节的由来。

三、小调查:知道母亲生日的同学有多少?

四、回忆《洗脚》的公益广告,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洗脚》:一位妇女在房间里安顿好孩子以后,端着一盆热水,为她母亲洗脚……房间里的孩子看妈妈还没来,就出去看看。当小家伙看到妈妈是在给奶奶洗脚的时候,他也到厨房端来了一盆热水,泼泼洒洒地走来,对着妈妈,说:“妈妈,洗脚。”

五、说说母亲感动你的小事。

六、你诵我说,体验母爱

朗诵有关母亲的诗歌;介绍动物界中有关母爱的故事;介绍影视媒体中母亲的感人事迹。

七、跨越“代沟”,和谐相处

1、说说自己与母亲之间曾经产生过什么矛盾。

2、四人小组讨论,提出解除隔阂的“金点子”。

八、真情流露回报母爱

1、以“妈妈,我想对你说……”的句式对母亲说一句话。

2、展示自己为母亲精心制作的卡片,写下对母亲说的“真心话”。

3、集体合唱:《烛光里的妈妈》

九、拓展延伸,体味生活

1、记录母亲一天里做的事情,感受母亲的辛劳。

2、观察母亲:母亲的眼神,母亲的头发,母亲的皮肤,母亲的衣着……

3、和母亲做一个肢体态势语言的交流:一个关怀的眼神,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温暖的拥抱……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我爱母亲河作文6篇

母亲的背影作文参考6篇

写母亲的作文推荐6篇

母亲节餐厅活动方案6篇

我美丽的母亲作文6篇

感谢母亲的作文600字6篇

写母亲的作文最新6篇

母亲节的策划活动方案6篇

关于母亲的关爱的作文6篇

微笑的母亲作文优质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81781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