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喜范文网 >方案大全

100以内数的加法教案6篇

教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风格和个体差异,以提供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下面是报喜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100以内数的加法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100以内数的加法教案6篇

100以内数的加法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复习100以内数的形成。

2、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重难点:

能进行20以内的加法。

活动准备:

加法板、红蓝定规尺、题卡。

前经验能进行10以内的加法。

活动过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问答游戏---10的合成

三、蒙氏数学工作内容—20以内的加法

1、介绍活动名称与使用教具,并将教具端放于桌上。

2、将红蓝定规尺依次取出,按9—1的顺序依次排列在加法板的左侧;以同样方法将红色定规尺排列在右侧。

3、出示题卡:4+7=(背面写有答案11),把题卡放在加法板上方。

4、将蓝色定规尺4排在第一行,左侧与方格对齐(占用1~4的方格);再取红色定规尺7,排在蓝色定规尺的后面(占用5~11的方格)。此时红色定规尺的右端对着数字11。

5、教师把着数字11说:“4加上7等于11。”并数一下加法板上的刻度,看是否正确,再将题目卡翻过来,确认自己的计算结果。

6、对照后,请幼儿将结果“11”写在题卡上,再将定规尺放回原来的位置。

7、教师出示另一张题卡,请幼儿自己独立计算。

8、幼儿自己继续进行练习,直至不愿继续为止,收好教具与工作毯。

四、幼儿自由工作、教师指导。

活动延伸:

请幼儿相互配合进行出题做题。

活动反思: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探究进位加法的算理是一个难点,我觉得学生有必要通过讨论来互相交流想法,获得新知。为了避免一些学生只当听众,我要求每个人先自己动手,在思考出一种方法后,再与小组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这样既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又分享了其他同学的经验。

学生在进行“凑十法”的演算时,同时找到了拆大数和拆小数两种方法,基于这种情况,为鼓励学生的积极思维,我忽略了课本上“看大数,拆小数”的计算方法,而是对两种拆数方法都给予了肯定。并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而对于这样选择式的教学,我在练习设计时也多次采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这节课总体来说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形式多样的练习题以及课堂气氛较好。但是作为教师如何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带进课堂,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得到发展,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究和努力的方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作为教师,我将不断努力和探索,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100以内数的加法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3.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独立思考,乐于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口算。

【教学难点】

需要退位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口算。

17+41= 18+31= 54+18=

73+12= 65+11= 75+21=

48+42= 47+17= 48+37=

45-20= 35-2= 36-8=

2.谈谈你是怎样算的?

35-20= 35-2= 36-8=

二、探究新知

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去世博会的事情吗?大家把问题解决得真棒!今天,老师还想请大家再来帮帮忙。

1.课件出示第11页情景图:

组织学生观察图画,问:

a.你知道了那些信息?

b.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

2.指名学生说出自己提出的问题,教师选择例2中的两个问题板书出来或投影显示;

(1)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钱?

(2)世博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钱?

3.要解答这两个问题,各需要用到哪些信息?引导学生寻找信息,并列式。

(1)65-54=

(2)65-48=

4.怎样口算?说说你的想法。

指名几个学生说自己的算法,教师选择主要的一种或两种方法板书出来。

5.对比这两个算式,你觉得应该注意什么?

(退位后十位的计算)

6.巩固练习:教材第11页做一做。

提醒学生看清运算符号,细心计算。学生独立练习后,指名反馈,集体订正,并选择两道算式说算法。

三、巩固应用

1.完成第11页“做一做”。

请学生自己口算,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小游戏(练习二第5题)。

由两个同学拿着写数字的卡片,用一个方框把两个数字卡排在一起,然后往左右两边拉,抽拉的过程中请全班同学把方框内的两个数相加或相减。

3.接力赛(练习二第6题)。

老师给每一组的第一个同学一个数字,后面的同学每人给一个运算符号和一个数字。第一个同学把数字告诉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根据第一个同学的得数计算并告诉下一个同学结果。以此类推,完成接力赛。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在探究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时,让学生充分思考,并把自己的想法在全组进行交流,让大家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了学生爱动脑筋的好习惯。在口算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能理解的口算方法,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口算速度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100以内数的加法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3.通过观察、操作、表述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4.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页。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或圆片。

投影片(主题图抽拉片),人物贴图,开放题材料(红花、绿叶、信封袋)。

教学设计

创新情境,导入新课

(投影出示主题图抽拉片:从美丽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内景,再到陆续飞落草地吃食的小鸟。)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大森林里看看,请仔细观察,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和组内小伙伴说一说。

△交流汇报:

生1:有4只小鸟在吃小米,又飞来1只,一共有5只小鸟吃小米

生2:我看到在大森林里有4只小鸟,又飞来1只,合在一起就是5只,列式就是:4+1=5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1=5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勾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桥梁。贾老师把静态的教材制成动态的投影片,使情境活动化,让学生在眼看、脑想、口说的过程中,理解图意,激发学习积极性。]

合作交流,探究发现

1.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师:4加1等于5,你是怎样算出的?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想一想,说一说。

2.小组交流,探讨多种算法。(师参与讨论。)

3.全班交流,代表汇报。

生1:我是看图1、2、3、4、5数出来的。(数数法。)

(根据回答贴图板书)

生2:我先数4只,接着再数1只,就是5只。(接着数。)

生3:我可以心算。

生4:我会数指头或小棒来算。

生5:先有4只小鸟,又飞来5只小鸟,4和1就组成5,所以4+1=5(师给予高度评价。)

4.师生评价。

a.师:一道题,就有这么多算法,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你最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生评略。)

b.师介绍自己喜欢的方法,说明理由。

[此环节明显地体现出教师的角色开始转变,不再是纯粹的知识灌输者,而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参与计算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尊重学生的想法,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很好地体现了《标准》的基本理念。]

分层练习,辨析算理

1.第24页的做一做第1题。

a.仔细观察、分析、说图意。

b.全班交流,汇报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2=5

2+3=5

c.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d.仔细观察这两道题,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集团和不变规律)

2.第24页的做一做第2题。

a.学生按要求摆一摆。

b.口头列算式。

c.打开书第24页填上书上。

寓练于乐,巩固深化

分组进行红花配绿叶活动。

a.要求:为绿叶上的算式,找到相应的红花答案。

b.活动方式: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个组找到的答案多,图案设计最美。

c.生生互评:给优胜小组奖励团结协作星、智慧星。

[贾老师设计了一个开放性习题,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通过计算、想象、拼摆,全面巩固了所学内容,又迁移默化地渗透了美育。]

专家评析

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开放二字。

1.教学时,思维方式的开放。在探讨4+1=5的计算方法时,变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时空结构,为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的开放情境。由于学生的差异性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采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贾老师尊重学生发现的想法和自己的选择。

2.教学评价趋于开放。师生互评计算方法,生生互评小组的使用评价形式的开放,有效地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练习题的开放。由于绿叶即(条件)有多余,所以学生要给花蕊里5、4、3等红花配绿叶,就要经过观察,口算等思维过程,结合小组同学的审美观点,可以摆出多种多样的图案,同时,5以内加法的各种算术基本都口算一次。习题的开放,学生的开放,学生就有多种选择的可能,这样才能得到自己发展。

100以内数的加法教案篇4

教学内容:综合练习课(p59练习十8~11t及思考题)

教学目的:1、练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2、创设生活情景,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3、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整十数加减。

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口算卡,磁性教具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1、 40+30 90-50 100-80

95-5 80-80 60+6

40+20+8 80-50+4

40+50-30 90-60-10

(1)记时,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师:说一说,40+30=?你是怎样想的?用小棒摆一摆,在小组里说出计算方法。

(3)指名说出计算方法,还有谁的方法不同的?

2、算一算,练一练(第8题)

师出示口算卡片,开火车进行口算练习。

40+30 90-50 100-80

95-5 80-80 60+6

40+20+8 80-50+4

40+50-30 90-60-10

3、听算

师报算式,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检查听算能力。

10+40+30 40+20+30

70-40-30 60-20-30

二、读一读,算一算

1、(课件出示p60 9t)

要求:1、读一读,读懂题意。

2、指明读题加深理解。

3、列式计算,并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2、磁性教具摆出10t

要求:1、仔细看图,数一数桃和梨的个数。

2、比一比,谁的个数多?

3、指出同样多的.部分和多余的部分,

4、想一想,从桃里去掉桃和梨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是什么?

5、在小组里说一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多几个?少几个?再填空。

3、课件出示11t

先出示美丽的校园,在逐步出示三个同学的对话,

师:从刚才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学校里有什么树?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在小组里提出问题,并自己解答。

(2)全班反馈,说出你的问题和算式。

(3)说一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二、思维训练

p60的思考题

下面每个括号里能填什么数?

100以内数的加法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在学生掌握9、8、7、6加几的进位加法基础上,运用迁移类推法,掌握5、4、3、2加几的加法。

2、能熟练应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来计算5、4、3、2加几。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出多样化的算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熟练计算5、4、3、2加几的加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修改调整

一、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口算题卡。

9+5……9+3……8+5……8+3……?9+4

9+2……8+4……7+5……6+6……?6+8

7+6……7+8……9+6……9+9……?8+8

让学生看题说得数,并选择其中一两道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快速算出来的。

教师:大家都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9、8、7、6加几的式题,真不错!今天我们就继续用这些方法来学习5、4、3、2加几。(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4。

教师出示例题1:5+7=□?5+8=□??4+8=□??3+9=□,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和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算法。

2、提问:怎样想才能很快说出得数?

学生汇报自己的算法。

3、教师组织学生比较,体会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来计算,这种方法更快一些。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5页“做一做”第1~3题。

(1)第1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第2题让学生一组一组地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题都是上下对应的,上面是大数加小数,下面是相应的小数加大数。

(3)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完成教材第95页数学游戏。

教师组织学生以游戏形式展开。

3、完成教材第96页练习二十二第1~5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100以内数的加法教案篇6

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学过的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题比较归类,总结出计算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三)养成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法则,熟练地进行口算和笔算.

难点:在计算方法上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谈话

师:今天我们复习学过的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并从中总结出解题的规律,希望大家仔细观察,用心思考,看谁掌握得又快又好.

(二)复习口算

1.加法.

(1)口算下面各题.(要求说出想的过程)

(2)观察以上6道题,从数字上看能归纳为几种情况?

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归纳如下:

以上6道题可以归纳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两位数与整十数相加,有①、②两题.

第二种情况,两位数与一位数相加,有③~⑥.其中③,④两题是不进位加法,⑤,⑥两题是进位加法.

(3)虽然各题的线路不同,但想法一致,以上6道题在计算方法上,你发现什么规律,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复习课。

在计算方法上发现它们的规律是: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进行计算.

2.减法.

(1)口算下面各题.(要求说出想的过程)

(2)观察以上4道题,从数字上看能归纳为几种情况?

以上4道题可以归纳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两位数减整十数,有①题.

第二种情况,两位数减一位数,有②,③,④题.其中②题是不退位减法,③,④题是退位减法.

(3)在计算方法上你能总结出规律吗?

在计算方法上发现要把被减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整十数,另一部分是一位数或两位数(也就是十几),先做减法,再用所得的差与整十数相加.

3.练习.

(1)用已经总结出来的计算规律口算下面各题,并口述计算过程:

①5+43=48 把43分成40和3,5加3得8,40加8得48.

②80+17=97 把17分成10和7,80加10得90,90加7得97.

③25+8=33 把25分成20和5,5加8得13,20加13得33.

④6+89=95 把89分成80和9,6加9得15,80加15得95.

⑤79-6=73 把79分成70和9,9减6是3,70加3得73.

⑥75-40=35 把75分成70和5,70减40得30,30加5得35.

⑦30-6=24 把30分成20和10,10减6得4,20加4得24.

⑧85-9=76 把85分成70和15,15减9得6,70加6得76.

师:当我们熟练地掌握口算方法之后,就可以把计算过程省略,迅速准确地说出得数.

(2)口算.

81-70 30+28 38-4 91-8

62-2 42+3 52+20 6+35

(三)复习笔算

1.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可分组练习,做在练习本上,并指定6名学生做在投影片上每人写一道题.)

13+54= 48+27= 57+23=

87-42= 62-35= 70-52=

做完后用投影片订正.

讨论: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有哪些地方相同?有哪些地方不同?(同桌的同学讨论)

相同处: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不同处:

笔算两位数加法时,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笔算两位数减法时,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 10再减.

3.巩固练习.

(1)给小马虎治病.

一号病例:

诊断:个位4加9得13,横线下个位写3,向十位进1,十位5加3再加进上来的1得9,小马虎忘记把进上来的1加上,所以错了.

处方:

把进上来的1,

写在十位下面

二号病例:

诊断:个位2加7得9,十位2加4得6,这道题是不进位加法,小马虎当成进位加法做的,所以错了.

处方:

认真细致地做题.

三号病例:

诊断:个位2减5不够减,从十位借1,向个位退10,12减5得7,小马虎只用退下来的10减5,忘记了个位上的2,所以错了.

处方:

从十位退1后,个位

要算12减5.

四号病例:

诊断:个位0减8不够,从十位借1向个位退10,10减8得2,十位上退1剩3,3减1得2.小马虎计算十位时,仍然用4减1得3,造成错误.

处方:

从十位4退1剩3,3

减1得2在十位写

2.

(2)在□里最大能填几?最小能填几?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通过复习,把旧知识系统整理出来,概括出计算规律,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学生明白算理后又鼓励学生采用直接加或直接减的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及时巩固练习,分析错题原因,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

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复习课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大班20进加法教案7篇

9加几加法教案5篇

9加几加法教案参考7篇

9加几加法教案通用7篇

9加几的进位加法教案5篇

5以内相邻数教案7篇

十以内数学活动教案5篇

幼儿大班10以内数教案7篇

20以内的减法教案8篇

幼儿5以内点数教案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80322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