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喜范文网 >方案大全

小班《西瓜》教案7篇

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调整教案的内容,教案的编写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职责,它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报喜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班《西瓜》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西瓜》教案7篇

小班《西瓜》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初步学习画西瓜的方法。

2、引导幼儿给西瓜涂上颜色。

3、让幼儿感受在美术活动中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课前带领幼儿观察西瓜。

2、记号笔每人一支,白纸和幼儿人数相等、蜡笔,范画等。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小朋友胡爷爷种的西瓜成熟了,他想请我们小朋友把胡爷爷种的西瓜给画下来,好留纪念,你们愿意帮忙吗?”今天,我们就要给水果宝宝穿上衣服。”

2、学习画西瓜

(1)胡爷爷的西瓜又大又圆,师边说边画。

(2)师:西瓜上有什么呢?(有花纹,像泼浪线)是呀,是泼浪线,这些波浪线画的时候啊要分开一些,线和线不能碰在一起,再请幼儿回忆一下,西瓜是什么颜色的呢?(有黑、有深绿,浅绿)想想切开的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呢?(有红瓤,有黄瓤,上面还有黑色的瓜子)(有三角形,半圆形等)

3、师出示范画

小朋友看这是胡爷爷的西瓜是怎样的?(又大又圆)请个别幼儿说说。

4、幼儿作画

(1)老师交代要求:小朋友在画以前想想西瓜是怎样的?还有西瓜的颜色。

(2)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5、展示作品

请幼儿讲讲自己的作品,让胡爷爷看看满不满意。

小班《西瓜》教案篇2

一、 活动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感受儿歌的形象美。

2、 体验同伴分享的愉悦心情。

二、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幼儿用书

三、 指导要点

1、 活动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2、 活动难点:感受儿歌的形象美,萌发幼儿的想象力。

3、 指导要点:借助实物观察的方法,只管感受西瓜的外形特征。

在观察与亲身体验中学习儿歌,发展想象力。

四、 活动过程

1、 围绕“西瓜”谈话。(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交流)

提问:西瓜的味道怎么样?(甜甜的)

西瓜长的什么样?(圆圆的)

2、完整欣赏儿歌。

教师先介绍儿歌名称再朗读。

提问:宝宝吃完西瓜后独自会变成什么样?(大大的)

3、感知理解儿歌的内容。

观察切西瓜的过程,直观感受西瓜的外形变化,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边切边念)切西瓜,切西瓜,咔嚓!西瓜变成什么样啦?鼓励幼儿根据西瓜被切后的外形特征大胆想象。(老师念“切西瓜,切西瓜,咔嚓!变个碗”).

(2)西瓜切成两半了,我们现在再切,看看还会变成什么啦?(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変只船)

(3)你们猜猜再切下去西瓜会变成什么呢?(变座山)

(4)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儿歌内容。

提问:西瓜到哪里去了?(宝宝的肚子里)

你是怎么知道的?

宝宝的肚子变成怎么样了?(变成大西瓜)

3、学习儿歌

(1)教师完整地示范朗读。

(2)幼儿跟读儿歌。

(3)集体朗读练习。

五、评价要素

1、能否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能否感受到儿歌朗读的乐趣。

小班《西瓜》教案篇3

【设计意图】

西瓜是幼儿非常熟悉喜欢的水果。在这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观察西瓜的外形特征,以及教师的引导,使孩子主动参与体育游戏,并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奔跑、追逐的乐趣,因此,我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设计了本次体育活动,尽可能的为幼儿提供思考、尝试的机会,不断开展他们的想象空间,发展他们的智力水平。

【活动目标】

1、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2、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3、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活动准备】

1、已认识西瓜,了解西瓜的外形特征。

2、吃过西瓜。

3、毛毛虫的头饰。

【活动过程】

1、带领孩子做热身运动。

2、讨论西瓜的外形特征。

猜谜语导入课题。

师:西瓜长得什么样?我们想一个什么好办法,让大家变成一个大西瓜?(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现在我们变成大西瓜了)

师:我们用什么办法能变成小西瓜?(幼儿手拉手,小碎步朝圆心走,变成一个小西瓜)

3、游戏:切西瓜

幼儿围成圆圈,教师示范讲解游戏规则,师幼共同有节奏地念儿歌:“切切切西瓜,我们的西瓜香又甜,要吃西瓜切开来。”教师边走边有节奏的在幼儿拉手处做切西瓜状。儿歌念完时,教师的手停留在哪两位小朋友中间,这两位小朋友就把手放开,拉着其余小朋友的手往圆心跑,表示西瓜被切开了。

4、教师扮演毛毛虫来吃西瓜练习切西瓜游戏。

5、请2名幼儿扮演毛毛虫的朋友练习从三处切西瓜进行游戏。

6、放松活动。

带领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做放松活动。

师:毛毛虫和他的朋友们高兴的说:“谢谢大家,谢谢大家,我也给你们准备了好吃的水果,咱们一起到我家里去吧。

【活动延伸】

在幼儿熟练掌握游戏后,适当增加游戏难度,当切到两位小朋友中间的时候让这两位小朋友沿着圆圈朝相反的方向绕圈跑回原位。

小班《西瓜》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观察西瓜,了解西瓜的外部特征。

2、画西瓜,能用粗细不同的线条表现西瓜的瓜纹。

3、能积极大胆地参加美术活动。

活动重难点:

能用粗细不同的线条表现不规则的瓜纹。

活动准备:

1、西瓜、餐盘、水果刀。

2、油画棒、绘画纸、教师范画。

3、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想一想、说一说,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可以把绿色的圆形变成什么?

二、出示西瓜,初步感知西瓜的基本外形特征。

1、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西瓜的基本外型特征。

(1)师:西瓜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摸上去感觉怎么样?

小结:西瓜的外形圆圆的,大大的,它的颜色是绿绿的,摸上去滑滑的。

(2)师:西瓜的身上有什么?瓜纹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

小结:有瓜藤、肚脐眼和一条条黑色的瓜纹;瓜纹像一条弯弯扭扭的线,有的地方粗有的地方细。

三、学习用粗细不同的线条表现瓜纹。

1、激发幼儿绘画兴趣。

师:今天西瓜交给小朋友一个任务,完成任务就可以吃西瓜,这个任务就是要把绿色的圆变成一个大西瓜。

2、结合西瓜实物,师幼边观察边范画。

(1)找到瓜藤和肚脐眼。

(2)学画瓜纹。

3、交代绘画要求。

注意:在拿黑色蜡笔画瓜纹时一定要不能用小手去摸,不然就变成黑西瓜,没人喜欢吃了。

4、鼓励幼儿大胆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集体欣赏、评价作品。

师:“今天西瓜大聚会,这里有这么多好吃的西瓜,你最喜欢吃哪个大西瓜?为什么?”

活动延伸:

品尝西瓜,初步感知西瓜内部特征,为下次学画切开的西瓜做铺垫。

小班《西瓜》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观察事物的兴趣。

2. 初步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

3. 让幼儿知道西瓜清凉、解渴、多吃西瓜好。

活动准备:

大西瓜、大口袋、图片、刀子、盘子

活动过程:

1. 游戏导入:神奇的口袋(口袋里放着西瓜)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大口袋,里面藏着一个小朋友的好朋友,你们知道它是谁吗?现在老师就让小朋友上来摸一摸,猜猜它是谁。(让幼儿摸一摸,说说摸上去的感觉,猜猜里面是什么)

2. 观察西瓜现在老师就把它请出来。看,它是谁啊?它是什么形状的?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让幼儿般一般,试试沉不沉,最后老师以大西瓜的口气总结)

3. 讲故事现在老师给小朋友讲一“大西瓜和小老鼠”的故事。(出图片,讲故事)

(1) 图片a :太阳高照,小老鼠在路上走。 小朋友,谁走在路上?

(2) 图片b:小老鼠在姥姥家大口大口吃西瓜。小老鼠在做什么?

(3) 吃完西瓜,小老鼠说了什么呀?

小朋友想一想,小老鼠又热又渴的时候吃了西瓜有什么感觉?

4. 切西瓜,观察西瓜里面的颜色。

小班《西瓜》教案篇6

设计意图: 小班美术:甜甜的西瓜 执教人:顾卓丽

初夏到了,天气转热,西瓜又成了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时令水果。西瓜圆圆的外形特征,非常适合小班幼儿学画,但是不规则的瓜纹在表现时有一定的难度,又刚好符合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观察、学画、和品尝等操作活动,让幼儿了解西瓜的外部特征并能用粗细不同的线条表现西瓜的瓜纹。 活动目标:

1、观察西瓜,了解西瓜的外部特征。

2、画西瓜,能用粗细不同的线条表现西瓜的瓜纹。

3、能积极大胆地参加美术活动。

活动重难点:

能用粗细不同的线条表现不规则的瓜纹。

活动准备:

1、西瓜、餐盘、水果刀。

2、油画棒、绘画纸、教师范画。

3、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想一想、说一说,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可以把绿色的圆形变成什么?

二、出示西瓜,初步感知西瓜的基本外形特征。

1、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西瓜的基本外型特征。

(1)师:西瓜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摸上去感觉怎么样?

小结:西瓜的外形圆圆的,大大的`,它的颜色是绿绿的,摸上去滑滑的。

(2)师:西瓜的身上有什么?瓜纹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

小结:有瓜藤、肚脐眼和一条条黑色的瓜纹;瓜纹像一条弯弯扭扭的线,有的地方粗有的地方细。

三、学习用粗细不同的线条表现瓜纹。

1、激发幼儿绘画兴趣。

师:今天西瓜交给小朋友一个任务,完成任务就可以吃西瓜,这个任务就是要把绿色的圆变成一个大西瓜。

2、结合西瓜实物,师幼边观察边范画。

(1)找到瓜藤和肚脐眼。

(2)学画瓜纹。

3、交代绘画要求。

注意:在拿黑色蜡笔画瓜纹时一定要不能用小手去摸,不然就变成黑西瓜,没人喜欢吃了。

4、鼓励幼儿大胆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集体欣赏、评价作品。

师:“今天西瓜大聚会,这里有这么多好吃的西瓜,你最喜欢吃哪个大西瓜?为什么?”

活动延伸:

品尝西瓜,初步感知西瓜内部特征,为下次学画切开的西瓜做铺垫。

小班《西瓜》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欣赏绘本中关键的画面,感受画面色彩简约、趣味生动之美。

2、尝试用撕贴的方法制作西瓜,用单色点画表现蚂蚁的简单动态。

3、大胆猜想,积极尝试,乐于讲述,体验不同绘画方式作画的愉悦感。

活动准备:

ppt课件、固体胶,记号笔,绿色蜡笔,白纸,红色作业纸,展板等。

活动过程:

一、大胆猜想,随意撕贴

1、猜西瓜

ppt(先是一点,接着是红色底,然后是排律均匀有规律的黑点,接着是红底,最后出示完整习惯图,这是什么?幼儿猜)

小结:对呀,这是一块切开的西瓜。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西瓜籽的颜色、排列,红红的西瓜瓤,还有深浅不相同的绿色西瓜皮。)

2、撕西瓜

你们喜欢吃西瓜吗?(出示整个西瓜图)这儿有这么大的西瓜 准备怎么吃呢?切成什么形状呢?(任由幼儿说形状)

提醒:拿出大红纸,左手和右手,一个向前走,一个向后走;左手和右手,慢慢拐弯走。撕下来多余的纸放回篓子。

3、贴西瓜

我的西瓜撕好了!(幼儿可能会说出一些可能性的图形形状)西瓜可以切出很多不一样的形状,贴到我们的大纸上也可以有不同的姿态。可以怎么贴呢!(老师摆撕好的西瓜不同位置的造型,我可以躺着、站着、转一转,只要西瓜稍微改变一点点方向,画面就变得与众不同了。)

4、画瓜皮、点瓜籽

西瓜还缺点什么呢?让我们添画上籽、西瓜皮。

二、深入刻画,表现动态

1、猜蚂蚁

这么诱人的西瓜会把谁引来了呢?也出示一个小黑点呼应主题。(幼儿猜,出示蚂蚁ppt)原来是蚂蚁啊!蚂蚁(由什么组成?)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有6只足,一对触角。

2、拼动态

这儿还有三粒西瓜籽,我再变一只蚂蚁,你们看。“头在这,胸在这,腹在这,这两只蚂蚁一样吗?有什么不同?(造型不一样;没有触须和足)”

小结:三粒西瓜籽变出小蚂蚁,扭扭身体弯弯腰,伸伸手臂抬抬腿,摆一摆、画一画,活泼可爱的小蚂蚁就出来了。

3、观察图片(大图)

如果你是一只小蚂蚁,发现了这么大一块诱人的西瓜,你会怎么办?(通过欣赏图片,进一步掌握蚂蚁的身体结构和动作神态。)

a吃:站着、坐着、趴着,张开大嘴巴,啊呜啊呜吃得欢,有得还吃得睡着了。

b吃不完,合作着搬回家,嗨呦嗨呦……

c搬不动,一块块抬,够不着怎么办?(用直升机、绳子、叠罗汉、跳跳床……)

三、自由想象,个性添画

小小蚂蚁和大大西瓜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赶快把你的想法画下来 吧!

提示(幼儿操作的时候再播放蚂蚁和西瓜之间的细节小图):

1、小蚂蚁是怎么与同伴合作的呢?

2、怎样排列、组合小蚂蚁身体的各个部位,表现不同的动作呢?

3、被分割的小西瓜是怎么运回去的呢?(搬、抬)

四、展示评价

1、集体讲评(整体展示,或个别展示)

2、你的蚂蚁和西瓜发生了怎么样的故事?

五、拓展延伸,回归绘本

小蚂蚁吃西瓜吃得饱饱的,接下来我们也要吃水果咯~

蚂蚁和西瓜之间还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老师要向大家推荐一本有趣的绘本,书名就叫《蚂蚁和西瓜》。书中的小蚂蚁还想到了更多的好办法,最后连吃剩下的西瓜皮都能变废为宝呢!西瓜皮成了小蚂蚁们的游乐场。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班妈妈爱宝宝教案7篇

幼儿园小班领域教案7篇

小班建构游戏桥教案7篇

小班蛋宝宝教案反思7篇

小班音乐教案我上幼儿园教案与反思7篇

树小班教案优质7篇

找朋友(小班)教案通用7篇

小班沙主题教案最新7篇

小班心教案优质7篇

小班音乐数星星教案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74874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