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方案,相信大家在活动开展前一定都制定好了,没有一个合适的活动方案,活动的举办就很难成功,下面是报喜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手工展活动方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手工展活动方案篇1
一、活动时间:
20__年5月22日
二、活动组织人:
王静
活动小组:
大班年级组及大班家长委员会成员
三、活动内容:
亲子手工大赛
宝宝和家长手拉手结对成家庭组合,1小时的规定时间里地利用废旧材料进行手工制作。
四、活动准备:
1、各班教师发动家长积极参与,帮助家长自由组成参赛队(三个家庭一组)。
2、指导家长收集废旧材料并提前商讨如何利用这些废旧的材料进行设计手工制作(可以做成样品或绘制成图样)。
3、活动小组成员在幼儿园内布置安排场地,竟可能的提供工具。
4、准备:标签、选票、篮筐、十张桌子、照相器材等。
五、活动安排:
1、2:00—2:15入场,宣布第二届亲子街手工大赛开始。大班幼儿律动表演。
2、2:15—2:30主持人宣布比赛规则,介绍评比方法及统计员。
3、2:30—3:30各家庭组合手工制作。
4、3:30—4:00请中班幼儿入场投票,统计员统计结果。
手工展活动方案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2、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竹子自古以来就是一种人们喜爱的材料。竹子在中国是一种图腾崇拜,是一种精神。不少文人墨客都喜爱竹子。在南方盛产竹子的地区,竹子在人们的日常的生活中更是随处可见。
制作材料:
竹子、竹梯、竹筛、大小不同的铁盒、纸盒、废旧保温桶、细铁丝、丙烯颜料等。
制作方法:
1.竹音筒。取竹子切成长短不一的竹筒,并利用丙烯颜料在竹筒上画上漂亮的图案,然后在竹筒的一端打孔、穿线并固定在竹架上。
2.五彩鼓、七音鼓。用丙烯颜料将废旧的铁质、纸质饼干盒、月饼盒进行装饰后用细铁丝固定在竹筛上,再取两段小竹子做鼓槌。
3.架子鼓。取废旧的铁架、竹竿等连接制作成架子鼓支架。再将保温桶以及铁质、纸质饼干盒等进行美化装饰,固定在支架的相应位置。
4.双响筒。取一段竹子,将一端切出一道裂缝,在裂缝中塞人一块小木片,使其两端敲击音色不同,然后在竹子的无裂缝端用电钻钻两个孔,系上细铁丝,最后涂上两种不同的颜色。
5.竹快板。取一长竹片和几块一样长度的短竹片穿孔,用绳子扎在一起,上光油即可。
6.竹响板、竹鱼。取竹制炒菜用的勺子和竹制杯垫,涂上漂亮的颜色,再上光油。
7.太平鼓、蛙鸣板。取一段小竹梯、废旧的铁质、纸制饼干盒,用彩色针织棉布装饰饼干盒并将其固定在竹梯上。再取一块搓衣板固定在竹梯的末端。
游戏玩法:
1.音乐区随意演奏、按节奏演奏、边唱边演奏、创编节奏演奏、齐奏、轮奏、合奏等。
2.美工区认识颜色、欣赏图案、造型等。
3.益智区数数、比较高矮、长短、粗细等。
手工展活动方案篇3
活动目标 :
1、尝试用两种材料串联组合的方法制作风铃。
2、倾听不同物体相互碰撞的声音。
活动准备:
(1)制作风铃的材料:吸管段、小铃铛、瓶盖、木珠、废旧光盘、纽扣、钥匙等。
(2)粗细不等的绳子,绳子的一端系两面画有风铃材料的各种形状的卡纸。
(3)制作一串风铃(两种材料制成)。
(4)幼儿经常玩穿珠子的游戏,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活动过程:
1、听一听,猜一猜 :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礼物,听,它还能发出好听的声音呢( 教师把自制的风铃藏在身后摇一摇),请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礼物呀?
(2)把风铃变出来,这串风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幼儿回答),咦,底下还有一个小牌子呢,(让幼儿说出两面画的材料,并让幼儿明白风铃材料与牌子上画的材料一致,提醒幼儿做时应看好牌子的风铃材料。)
(3)小朋友看老师准备了好多材料,让我们一起来制作风铃,好吗?(分发材料和绳子。)
2、制作风铃
(1)幼儿自己制作风铃。
(2)教师个别指导。
3、欣赏风铃
教师提示:小朋友自己穿了这么多漂亮的风铃,那你们能不能给其他小朋友说一说,你的风铃是用什么做的吗?(幼儿相互欣赏,相互说一说。)
教师提示:那你们再摇一摇,听一听声音有什么不同?(幼儿相互摇一摇,相互说一说。)
教师总结:两种不同物体相互碰撞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活动结束
小朋友自己制作了这么多漂亮的风铃,我们一起把它们挂到外面的窗户上吧,那样我们每天走到那里就能听到好听的风铃声音了。 ( 教师和幼儿一起把风铃挂到窗子上。)
手工展活动方案篇4
一、活动来源: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以下主要经验:
①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②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
③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
④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⑤端午节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二、托、小班节庆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氛围;
(2)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一起做做、玩玩、尝尝,共享节日的快乐。
三、托、小班年龄段节庆活动实施概况:
1、参观端午节的环境(社会)
2、好吃的粽子(科学)
3、绿豆糕(艺术)
4、划龙船(健康)
5、一起过端午(大带小综合)
6、热闹的赛龙舟(语言、社会)
四、节庆活动环境创设及资源利用
1、班级中陈列幼儿收集的与端午节有关的物品,悬挂艾草、粽子、鸭蛋、香包等;
2、各班以端午节为主题更换主题墙饰,展示幼儿参与端午节活动的全过程及在活动过程中的发现、收获与体验。小班则可以以“我们在端午节里”为题展出幼儿的活动情况;
3、区域中提供与主题相关的操作材料,如:①图书角:提供有关端午节的图书、图片,供幼儿欣赏、阅读;②体育角:提供“赛龙舟”游戏所需的竹竿、彩条、纸棍、小旗等,供幼儿游戏;③动手区:中、大班提供纸、线等材料供幼儿尝试包粽子、缝香包、编鸭蛋网,小班提供油泥让幼儿尝试自制绿豆糕、鸭蛋。
4、家长园地:介绍主题活动中须请家长配合的内容、主题活动进展情况等
五、家园共育:
1、请家长协助幼儿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及收集,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
2、可以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和老师、幼儿共同感受节日做做、玩玩、尝尝的快乐;
六、托、小班年龄段主要教育活动方案
活动一:参观端午节的环境(社会)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园内环境,感受节日氛围。
2、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一些习俗。
活动准备:
园内布置的端午节的环境。
活动过程:
1、谈话,激发参观兴趣。
2、参观园内环境,自由交流、讲述与端午相关的物品。
3、集体交流,了解端午节的有关习俗。
指导语:①你看到了什么?②幼儿园里为什么要挂这些东西?
活动二:好吃的粽子(科学)
活动目标:
1、知道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通过观察,了解粽子是由粽叶、糯米等包成的。
2、喜欢吃粽子,通过品尝活动进一步感受节日的愉快。
活动准备:粽叶、糯米、棉线、煮熟的粽子、生粽子人手一只。
活动过程:
1、观察粽子,知道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激发活动兴趣。
2进一步观察粽子的外形、气味等特征。
指导语:粽子是什么样子的?闻起来有什么味道?
3、观察包粽子的材料,了解粽子的制作过程。
(1)知道材料的名称,了解其用途。
指导语: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呢?怎么包?
(2)观察老师包粽子、煮粽子的过程。
4、品尝粽子,体验快乐。
(1)探索剥粽子的方法。
(2)品尝粽子,与同伴说说自己吃的粽子的口味及自己吃粽子的心情。
活动三:绿豆糕(艺术)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油泥自制“绿豆糕”,感受做做、玩玩的'快乐。
2、注意保持桌面的干净,有良好的活动习惯。
活动准备:小盒、油泥、装绿豆糕的塑料盒、各种玩具等辅助材料。
活动过程:
1、观察绿豆糕的外形,激发兴趣。
指导语: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2、讨论制作绿豆糕的方法及要求。
(1)讨论制作绿豆糕的方法。
指导语:怎么做绿豆糕?(根据讨论情况,请个别幼儿示范绿豆糕的制作方法。)
(2)讨论制作绿豆糕的要求。
指导语:做绿豆糕时要注意什么?
手工展活动方案篇5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撕贴习惯。
2、学习用撕贴的方法粘贴大树的树叶。
活动准备:
1、教学自制图片一套,固体胶、抹布、撕碎的各色彩纸若干。
2、每组一个放碎纸的盆,粘贴用的大树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以讲故事的形式激起幼儿兴趣春天来了,太阳光照在小朋友身上暖洋洋的,真舒服;太阳光照在大地上,大地上的小草穿上了新衣裳,太漂亮了;太阳光照在花园里,花儿都开放了,哇,真美丽!太阳光照在小河里,小鱼快活的游到了水面上,他们高兴的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太阳光照呀照,当快要照到大树身上的时候,突然天空中飘来了一片乌云,乌云遮住了太阳,于是,大树就没能穿上新衣裳。
2、讨论
(1)大树没能穿上新衣裳,身上会怎么样?(冷的)
(2)还会怎么样?(生病的)
3、请幼儿想办法帮助大树(幼儿讨论后回答)——去超市买衣服给大树穿;把我的衣服脱下来给大树穿;用废纸撕成树叶,涂上胶水贴在大树身上。
4、教师示范
(1)先给大树的身上涂上很多胶水,尽量不要把胶水涂到大树身体外面。
(2)把废纸用两只手撕成很小很小的碎片,边撕边贴。
(3)给大树身上全部贴上碎纸后,再用手轻轻压一下。大树伯伯的新衣裳就做好了,花花绿绿的好漂亮。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撕纸并把它撕的小一点,边撕边贴。
提醒幼儿要把胶水涂在大树身上,要涂的多才能粘的牢。
6、幼儿互相讲述:看看谁做的新衣裳好鼓励幼儿把自己剩余的碎纸拾起来放在盆里,胶水盖子要盖好,收拾干净。
老师总结:大树爷爷开心的故事告诉我们春天是希望的季节,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就算是枯萎了一冬的大树爷爷,在春天也努力的伸展着自己的枝丫,强弩的让自己焕发青春。
手工展活动方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对称的概念,知道蝴蝶是对称图形
2、学会用正反的折纸方法折出蝴蝶
3、激发幼儿对折纸活动的兴趣,喜欢折纸游戏
二、活动准备:
花园背景图,各色正方形纸,记号笔,蝴蝶样品,透明胶,多媒体(歌曲《蝴蝶花与花蝴蝶》和蝴蝶图片)
三、活动过程:
1、欣赏蝴蝶歌曲
师:小朋友们,首先请你们欣赏一首歌曲《花蝴蝶与蝴蝶花》,欣赏完了你们要回答老师的问题哦!
2、简述蝴蝶特征
(1)你们在歌曲中看到了什么?
(2)今天呀老师也带来了几只蝴蝶,你们看看,谁能讲一下蝴蝶长什么样子呢?(幻灯片播放蝴蝶图片)
蝴蝶有几只翅膀?几只触角?他的左右翅膀是怎么样的?
小结:蝴蝶是种很美丽的小昆虫,它的翅膀和身体是左右对称的,也就是说左右是一样的,比如说园就是左右对称的图形。
3、创设花园情景
(1)小朋友,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哦,虽然天气有点冷可花园的草地上好多花仍开的很漂亮,小朋友想不想去看看啊。那让我们赶紧来看看吧!(出示花园背景图)
2、看,花园的花开的多漂亮啊,可是,老是觉得这美丽的花园少了些东西,你们看看可以增加些什么呀?
(蜜蜂:噢,蜜蜂采蜜对不对,这不,说到蜜蜂,蜜蜂小弟弟就飞来了;蝴蝶:蝴蝶姑娘也来了)
师:看看蝴蝶姑娘还少了些什么呀?(飞出纸工蝴蝶并粘在背景图上)
(哦,两只触角,少了它呀,蝴蝶姑娘也不完整了,老师就用记号笔帮她画上触角,小朋友自己贴的时候可别忘了哦!)
四、手工制作蝴蝶
1、看,蝴蝶漂不漂亮啊,那你们想不想让更多美丽的蝴蝶来花丛中跳舞啊?好,看好,老师就教小朋友怎么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就像我们之前折小扇子一样的方法:正反折成小长方形,再用桌子上的透明胶帮她绑上一条白色的腰带,记住要系在中间,不然蝴蝶的翅膀就变的一只大一只小了。(老师示范折纸蝴蝶并介绍其材料)
2、我请小朋友用你手中的正方形纸变成美丽的小蝴蝶,好不好?(四个小朋友一组,完成纸蝴蝶的操作)
3、师:飞出你们的纸蝴蝶来,让我看看那只蝴蝶看。
4、蝴蝶做好了,它们就要飞到花丛中去跳舞了,小朋友们,你们把蝴蝶送到花丛中好不好?(让孩子把蝴蝶粘在背景图上并画上触角)
五、小结
看,现在花园多美丽呀,有美丽的花,有美丽的蝴蝶姑娘在跳舞,她们心里可开心了,直称赞小朋友的手真灵巧,把她们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她们非常感激小朋友,你们喜欢她们吗?
手工展活动方案篇7
一、 活动目标
1、 初步学会用长方形纸粘贴成环形制作简单拉花如手环,项链等等。
2、 愿意参与制作活动并体验拉花色彩的美丽。
二、 活动准备
1、 红、黄、蓝三色小长方形、双面胶、剪刀、胶布。
2、 范例若干
三、 活动过程
1、 模特秀《the wagic key》,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看邵老师是不是很漂亮啊,请小朋友来说说哪里漂亮好不好?
幼:头上/手上/腰….
2、 出示拉花,幼儿观察
(1)一种颜色制成的拉花
(2)两种颜色制成的拉花
(3)三种颜色制成的拉花并按规律排列
师:这三种哪一种看呀,为什么呀?
幼:它有好多颜色,而且排列得很漂亮。
3、 教师讲解示范拉花
师:这节课,老师就教小朋友怎么做拉花,我们可以做成手环和项链哦。看老师这里有一条长方形,我要把它变成圆形,把它的头和后面围成圆,重合一起,(做个错误示范:1、能不能合得很大的地方啊,这样圆就变得很小了,不好看;2、能不能把头和后面直接贴起,凸出来,就不像圆形了。)接着把另一个长方形套进去,也一样粘起来。再套一个,要注意套第四个环时,可不可以套到中间去呀,小朋友看看,这样是不是就拉不长了呀。接下来请小朋友动手做做吧。
4、 提出要求和规则
(1)用剪刀时,不要对着小朋友,不要伤到自己,剪完后,要放回篮子里。
(2)必须将不同颜色的纸进行有规律地排列。
5、 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幼儿有规律地排列颜色。
6、 作品欣赏。
7、 家长与幼儿进行模特秀。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