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教案是为了让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有更好的表现,通过写教案,教师从而明确新一学期的教学目标,报喜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跳绳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跳绳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练习灵敏协调地做跳跃动作,发展幼儿的弹跳能力。
2、激发幼儿参加跳绳快乐的情绪,培养幼儿合作游戏的能力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活动重点:
幼儿练习灵敏协调地做跳跃动作,发展幼儿的弹跳能力。
活动难点:
激发幼儿参加跳绳快乐的情绪,培养幼儿合作游戏的能力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短绳每人一根,长绳两根。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1、队列队形练习。
听口令由一路纵队走成大圆,跑走交替,停下后由圆走成六路纵队。
2、活动身体练习。
听教师的信号做相反的动作。(高人走,矮人走;挺胸走,弯腰走;向前走,向后走;向左跳,向右跳等。)
二、基本部分。
1、幼儿自由分散地在场地上,用单人跳的短绳做各种跳跃动作。如双脚跳、单脚跳、左右脚交替跳,可原地跳,也可行进跳。让幼儿表现各种玩法,教师注意观察,看谁的花样多,请跳得好的幼儿单独表演跳绳,鼓励幼儿练习用各种方法跳绳。
2、指导幼儿两人合作玩跳绳。让幼儿自由选择伙伴,两人一组分散在场地四周。教师可先和一幼儿示范跳法:两人面对面站立,教师晃绳,幼儿和教师同步跟着跳。然后让幼儿练习双人跳绳。
3、教幼儿练习长绳跳的方法。请两位幼儿摇绳,分别拉住长绳的两端,让一位幼儿站在长绳的中间,长绳摇动后,随着绳子有节奏地跳。待幼儿熟悉后,可让数位幼儿在长绳中间一齐跳。也可待绳摇动后,跳进绳中跳,一个接着一个,每人在绳中跳几下再跑出,如有失误者,应与摇绳者互换位置。
4、跳绳比赛。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每队再分成甲乙两组。分别在场地两端成纵队站立。教师发令后,每队甲组的第一个幼儿边走边跳绳,跳至对面将跳绳交给乙组的第一个幼儿,自己站在乙组的队尾,乙组的第一个幼儿同样边走边跳绳向甲组前进,如此依次进行,直至跳完,最后以跳得稳和快的队为胜。
三、结束部分。
教师讲评活动情况,带幼儿做放松身体的活动。
小学跳绳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使他们乐于运动,善于运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运动技能:90%以上的使学生能掌握2种以上跳绳的方法,并能够一物多用,利用跳绳创造出更多的新的练习方法。
3、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的协调性,上、下肢肌肉力量,提高跳跃能力和投掷能力。
4、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不怕失败,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精神。
5、社会适应: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的意识,使他们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合作,增强集体凝聚力。
二、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跳绳。
教学难点:身体的协调配合,合作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流程:
(一)、导入部分
a、课堂常规
教师:1、鸣哨,集合。
2、讲解课的内容和要求。
3、安排见习生。
学生:1、集合做到快、静、齐。
2、师生问好。
3、明确课的内容和要求。
(二)、准备部分
a、热身跑:多种队形跑。
教师:1、组织生成两路纵队,在前面领跑。
学生:1、按照师的要求调整队形,进行各种形式跑。
b、绳操练习:
上肢运动体转运动踢腿运动腹背运动跳跃运动
教师:1、边讲解边示范绳操。
2、领做,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学生:1、听讲解看示范,明确练习动作。
2、在教师口令指挥下认真练习。
(三)、基本部分
a、花样跳绳:
学生7人自由组合在一起,进行合作探究、创新多种跳绳的方法,教师巡回查看、引导。并请学生示范;师生共同评价。
1、合作探究(前摇跳;后摇跳;交叉跳;双飞跳;跑动跳等)。
2、示范(有独特的跳法)。
3、师生评价。
教师:1、组织学生自由跳绳,方法自创。
2、巡回指导,发现并推广学生的新跳法,语言鼓励学生,必要时给予帮助,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讲评,并组织学生再练习。
学生:1、自创绳的新跳法。
2、新跳法的展示,必要时可根据动作命名。
3、通过观摩同学的展示,进行自评、互评,并继续练习。
(四)结束部分
a:游戏:绘图
要求:运用集体智慧,自主创新。
教师:1、语言导入“绳子除了可以用来跳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呢?用处有很多,接下去我们就尝试着用绳子来拼图”。
2、讲解并示范游戏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创新练习,勇于展示自已组的作品。
4、小组间交流,评价。
学生:1、看示范,听讲解,明确练习的方法。
2、加强小组合作意识。
3、积极比赛,自评、互评。
4、充分放松身心。
b、评价
教师:1、鸣哨,集合。
2、讲评本次课的练习,要求学生能够坚持锻炼,发现更多的新方法。
3、回收器材。
学生:1、集合。
2、进行自我评价。
3、收拾器材。
反思:本课在《体育与健康标准》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坚持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表演、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活泼多样的形式来指导学生练习。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学生的自我创新,更注重思想品德的培养,使小学生在享受快乐体育的同时,培养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精神。考虑到4年级的学生接触跳绳的时间已经比较长了,他们或多或少能跳出花样来,而且思维创新能力的发展也到了一定水平,他们非常乐于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竞争意识也逐渐增强,所以我在教学中给他们提供了很多展示自我的机会,以此来进一步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小学跳绳教案篇3
说教学内容:
北师大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跳绳(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说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初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发展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说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
2、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重点:
探索计算方法掌握算理。
说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算理。
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通过跳绳比赛,活跃气氛:先让学生估计自己一分钟能跳多少下?比赛跳之前先估计谁跳得多?大概会跳多少下?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前,我们进行了激烈的跳绳比赛,跳绳不仅能锻炼身体,不藏着许多的数学问题呢!这是我们班三个小朋友跳绳比赛时的照片和成绩表。(多媒体出示)
(三)、探究新知
1、根据这个表格,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我们先来解决小东比小红多跳多少下?这个问题。(多媒体出示)
3、分析题意,列式:请小朋友们把题完整地读一遍,想谁跳得多?谁跳得少?能不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
4、估算:这个算式等于多少呢?我们先来估一估:(学生估算,找说得比较接近的同学说想法)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过渡:真奇怪,一个算式怎么会有这么多个答案呢?到底哪一个才是正确的,现在请小朋友们动脑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独立思考)
5、讨论算法:请你们把自己的算法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交流,待会儿,再看看哪一组的算法多!(学生讨论,老师巡视引导)
6、交流算法:演示计数器,指名摆小棒,重点强调笔算,板书口算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
7、优化列竖式:多数同学用到了列竖式的方法,看来列竖式确实是一种既简单又方便的算法,同桌两个互相说一说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让学生体会算法多样化的同时,计算方法也需要优化。
8、小结:学生静息:师总结笔算的方法!
(四)、巩固练习
1、利用所学的知识,接受机灵狗的考验: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课本63页的试一试。
2、接受老师的考验:(多媒体出示第一题:口算我能行。)
3、摘星比赛:如果四道题都做对了,可以摘到四颗星!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从跳绳活动中发现了许多的数学问题,并学会了新的知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回想一下我们在笔算退位减法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总结)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问题,只要你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一定能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
小学跳绳教案篇4
活动目的:
1、乐观在参与体育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多种跳绳的仿照动作。
2、通过活动熬炼幼儿的跳动力量,让他们的身体得到熬炼。
活动预备:
体育馆、短绳每生一根
活动过程:
一、自主嬉戏,活泼心情
教师活动:
1、组织同学集队、队列
2、提出要求,观看同学分组嬉戏。
同学活动:
1、看教师手势,听教师口令快速集队,并从集队中体验“快、静、齐〞的集队要求。
2、听口令进展行进练习,比一比小排头带得好还是大排头带得好。
3、两人一组剪刀、石头、布嬉戏,输的小伴侣要带着赢的小伴侣做一个动作。
4、同学自己进展柔韧练习(自叫节拍,自想动作)
组织:五路纵队、自由分散
二、欢乐玩绳,体验跳绳的不同乐趣
教师活动:
1、欢乐小绳变变变练习。
2、简洁的绳操调整身心,并把上肢充分活动。
3、组织同学练习跳短绳(并脚跳)和调整练习:画树叶、画蘑菇
4、组织同学练习向后跳短绳和调整练习:画小树
5、组织同学练习单脚跳短绳等和调整练习:画鱼、小船
6、组织同学跳绳比快。
7、引导同学总结、评价。
同学活动:
1、按教师要求把绳变成长线,练习跳左跳右
把绳变成水滴,练习跳前跳后
把绳变成长方形,练习跳远
把绳变成正方形,练习单脚跳进跳出
2、随教师示范进展简洁绳操的仿照。
3、按要求快速跳短绳,会跳的跳得快些,不会跳的要跳起来,仔细学,个人或和小伙伴一起完成画树叶、画蘑菇。
4、尝试向后跳,体验不同的跳绳动作,完成画小树。
5、尝试单脚跳短绳动作时的身体平衡动作,完成画鱼画不船。
6、进展半分钟快速跳短绳竞赛,努力战胜自我。
7、乐观地参加评价,乐于承受别人的特长。
组织:分散练习
活动反思:
本课一开头让同学自主结合进展嬉戏活动时,大局部同学表现得特别好,始终能不断想出新动作来带着同学做,特殊是一班的陶磊和邱怡妮一组,特别擅长表现自己。在练习跳绳时我让同学变变绳子的外形来跳动,虽是仿照练习,但我不规定跳动的动作,只是要求同学把绳子怎样摆,练习时只提要求,不作规定,同学练习得特别兴奋,而且因为没有动作的规定同学的动作更显活泼,但值得一提的是练习前必需告知同学留意平安,不能在地上打滚,主要是让同学养成常规,形成习惯。
小学跳绳教案篇5
教学内容:
得数有关“8”、“9”的加减法。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得数有关3、4、5、6、7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8”、“9”的加减法,并按下去一课还有得数有关“8”、“9”的加减法的罗列,所以本节课不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独立地写出所有算式,本节课安排了跳绳活动引出有关得数“8”的算式,安排画一画引出有关得数是“9”的算式,通过试一试,练一练3题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内容安排接进生活,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
教学目标:学习有关得数是“8”、“9”的算式,能正确进行计算,发展学生观察分类能力,感受生活数学之美。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投影、每生一张1到8的卡片(诫课前发给学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玩过跳绳吗?”
生答:结合生活激发兴趣
师:“跳绳是一项很有趣的体育活动,看
这些小朋友玩的多有趣!”
师:出示跳绳投影。
二、新授
1、跳绳
师:“一共有几位小朋友在跳绳”。
生:“8位”
师:“你们看一看,能不能把这8个板书:4个男生和4个女生小朋友分成两组,比如可以这样分,1个小戴1个戴帽子的,7个不戴的朋友帽子,7个不戴帽子”。3个穿裙子的,5个穿裤子的。2个甩绳子的,6个跳绳的。
学生观察、讨论。
反馈:学生说,教师总结并板书。
师:“我们说把两组合并在一起是用加法的,大家能不能根据刚才结果列成算式”。
学生算式、教师总结,在相应位置板书。供学生对答案,只要有其中一个。
2、画一画,同桌两人一组。一人涂色,一人记录算式,然后组织全班交流。
答案可以不同,但要能理解算式。
反馈:投影出示相应的涂色和算式。
学生自己检查,只要有其中一个。
3、试一试,学生板演。
7+2=() 6+3=() 5+()=8
先收后放
其它学生独立完成。
三、练习
第一题:教师讲清图意,第一幅求和。要把两部份合并。第二幅是分开,可以把任意一份作为要求的问题。
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对答案。(学生的答案可以多样化)
反馈、纠正。
第三题:全班游戏,找朋友(凑9)
第四题:数学故事,学生观察。猜一猜八戒吃了几块西瓜,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学生发言讨论。
发展学生的想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
小结:讨论“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
小学跳绳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知道赖宁是怎样苦练跳绳的,懂得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还要锻炼好身体。
2、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跳绳、体育、操场、练习、满头大汗、讲解、一拐一拐、不好意思、回答、昨天、感动、成绩、连蹦带跳、感激”等词语的意思。
3、能给句子加上似的的词语,把句子写具体;能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来写。
4、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词,了解课文是怎样把赖宁苦练跳绳的事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
明白学好文化知识与锻炼好身体的关系。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拼读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理解第1自然段,教学有关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让学生说说学习《铁棒磨成针》、《不是为了分数》后受到的教育。
2、揭题: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学跳绳》。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位小英雄赖宁跳绳的故事。
可见出示赖宁画像,简介赖宁事迹。
今天,我们学习课文4学跳绳,读题。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1)谁学跳绳?
(2)他是怎样学跳绳的?
(3)遇到了哪些困难?结果怎样?
二、听老师范读课文。
说说你能回答哪个问题?
学生汇报后,教师简介赖宁事迹——赖宁是一个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1988年3月,赖宁为了扑灭山火,保护国家财产,献出了自己宝贵而又年轻的生命。团中央号召全国青少年向赖宁学习。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难生字的字音。
2、指名分段试读课文,重点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评议,正音
赖宁、操场、一拐一拐、昨天、脚肿、连蹦带跳
四、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其他功课都很好,只有体育不太好”这句话的意思。[穿插理解“其他功课”、“不太好”]
3、教学有关字词
赖:“束”加“负”,束的捺变成点。
宁:宝盖头,组词:宁静、安宁。
育:月字底,书空。
4、齐读第1段。
5、赖宁体育成绩不太好,那他事怎么做的呢?读读2-4段。
五、书写指导。
赖:左右相等,靠紧。
育:上下结构,一横最长。
老师范写、讲解,学生书写3个。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第2、3自然段,学习有关字词。
2、完成部分作业。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请一个小朋友读第1自然段。为了学好体育,赖宁事怎样苦练跳绳的?找到读一读。
二、学习2、3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那几句话写出了赖宁的苦练跳绳?你还明白了什么?
2、“满头大汗”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从哪个词看出赖宁跳绳很费劲?]
[做课后第5题]
3、赖宁不仅在学校练,还在家里练。不信,轻声读第3段。从哪里看出赖宁在家里也苦练跳绳?(一拐一拐、晚上练跳绳、跳的时间长、脚肿了)
4、交流、讨论。
分角色读第3自然段。男生读赖宁的话,女生读郭老师的话,提示语由老师读。老师的话(奇怪),赖宁的话(低声、不好意思)。
5、讨论:为什么赖宁会不好意思地低声回答?
(1)赖宁觉得会拖班级后腿。
(2)他本不想把晚上回家练跳绳告诉同学老师,现在老师既然问起,只好如实回答。
三、学习字词。
操:加一加地方法记,左右结构。
场:为什么用提土旁?“扬”换偏旁。
第:“弟”的点和撇换成竹字头,表示顺序。
拐:请学生表演一下。
脚:左中右结构,数笔顺。
昨:换偏旁,与“作”比较。
肿:形声字。
感:为什么事心字底?注意“咸”的里面部分。
四、指导写字。
范写:操、场、脚、第、感
学生模仿写3个。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前面所学的字词。
2、学习、理解第4段,教学有关生字词。
3、完成剩余作业。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卡片认读学过的字词。
2、完成课后第3题,组词。先口头组词,再写下来。
操:()()()
感:()()()
育:()()()
二、学习第4段。
1、齐读第4段。
2、说说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理解:连蹦带跳[让学生动作演示],他为什么那么高兴?
教学:绩:言字旁,组词:业绩、功绩、成绩。
蹦:为什么是足字旁?左右结构。
激:左中右结构,中间部分为“白加方”,三点水和反文旁均可。
3、他为什么要感激郭老师?
4、比较“感激”和“感动”,说说你在什么时候用感激,什么时候用感动?
选词填空
感动感??
1、赖宁十分()郭老师对他的指导。
2、看到赖宁刻苦练跳绳,郭老师非常()。
5、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读出感激、高兴的语气。
三、总结课文。
1、赖宁为什么跳绳考试能取得好成绩?
2、赖宁学跳绳这件事,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
问题1:一是自己刻苦练习;二是老师的热心帮助。
问题2:学习赖宁既要学好文化科学知识课,也要学好体育课,锻炼好身体的好思想;二是学习赖宁刻苦练习的精神。
四、完成作业。
1、指导书写:绩、蹦、??
2、指导课后第4题。
读例句,看看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划出来。说说这个词在句子中有什么作用?仿照例句完成。
3、完成第5题。找找两句话的变化规律。自由完成。
4、完成《课堂作业》的题目。
小学跳绳教案篇7
教学要求:
1、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8”和“9”的加减法。
2、指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
教学重点:
学会“8”和“9”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情境图,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二、提出问题,讨论
1、观察图提出问题。
2、指名回答,列出算式。
3、分小组交流算法。
三、画一画
1、同桌两人一组,一人涂色,一人记录算式。
2、组织全班交流,整理出算式。
四、练一练
1、说一说,填一填,先学生独立填写,再指名回答,并说出这样列的理由。
2、口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凑成9,先指导学生看明白题目的意思,再连一连,同桌检查连好的结果。
五、拓展练习,数学故事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猜一猜八戒吃了几块西瓜,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师巡回指导。
六、课外延伸
放学后,想一想写一写有关“8”和“9”的加减法算式,能写几个就写几个。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