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喜范文网 >方案大全

认识倍的教案6篇

提前准备好教案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加有秩序,学生不会感到混乱和无所适从,通过一份完整的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课堂讨论和互动,促进学生的思维和交流,以下是报喜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认识倍的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认识倍的教案6篇

认识倍的教案篇1

第五单元

时、分、秒

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

实验教材第五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感受时间单位分秒,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感受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想做个调查,你能用多长的时间把你的名字写好,先来猜一猜。

生开始写

师:你估计一下,你大概用了多长的时间写?

二、探索新知

1、初步感知

师:刚才有同学用到了秒,在这里为什么用秒这个单位呢?

师:计量很短的时间,学用秒这个时间单位

师那么如何从钟表上来看埋单经过了多少秒?

秒针走一小格就是1秒

出示:15秒时秒针走到什么位置?

10秒时秒针走到什么位置?

9秒时秒针走到什么位置?

同桌合作讨论:

(1)、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多少?

(2)、秒针从12走到1是多少?

(3)、我们所说的半分钟是多少秒?

(4)、你还能举个例子说明一下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是多少秒吗?

同桌汇报:

师:大家想一想,生活中我们哪些地方还用秒这个时间单位呢?

2、揭示分和秒的关系

师:大家继续观察,你还能从钟面上发现什么?秒针转一圈,分针走一小格。

这说明什么呢?

1分=60秒

3、感受时间单位分和秒

师:如果给你1分钟你能做些什么呢?在白纸上表示

那么1秒钟呢?

大家可能觉得1秒钟的时间太短了,什么也干不了,让我们了解几条信息,你也许会有不同的感受

飞机:每秒约行250米

火车:每秒约行55米

小汽车:每秒约行20米

师:同学们可别小看这一秒,这一秒的作用还真不小,那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三、练习反馈

1、3时=()分

120秒=()分

30分()30秒

2、填上合适的单位

东东吃早饭大约需10()

每天睡眠时间大约需9()

小明跑50米大约用了10()

四、全课小结

认识倍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各种方法画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或用生活中的现象来解释圆的特征;

2、使学生通过想象与验证、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中掌握一些数学的思想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合作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会画圆

教学难点:准确认识、掌握圆的特征并理解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具学具:圆规、直尺、课件、圆纸片、学生自带一个轮廓为圆的物体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认识我吗?了解我吗?能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我这个人有什么特点吗?看来认识一个人、一件事物,都应通过观察接触研究归纳,才能达到真正认识!

讨论套圈儿游戏的规则引出圆

(宣布上课!)

一.情景引入、激发探究兴趣

圆在生活中太常见了!许多物体的形状与圆有关。你能举个例子吗?

古人最早是从日月的形状认识圆的,直到现在人们仍然喜欢用日月来形容一些圆的东西,古今中外的建筑设计以及各种平面图案的设计中,由于用到了圆而格外漂亮!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欣赏、感受一下生活中的圆!

课件演示最后抽象出数学的圆。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圆到底是怎样一种图形,有什么特点,以至于生活中如此常见、数学家如此夸赞它呢?你们想了解它吗?

首先,老师想了解一下同学们对圆已经有了哪些认识?(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基础,确定教学起点)

二.操作交流、充分感知基础上自主建构

(一)动手动脑,体验和感悟

大家知道怎样画圆吗?

1.圆规画圆

渗透画圆步骤和圆心、半径作用和定义,介绍字母表示方法。

2.描轮廓画圆

引出直径,通过如何确定圆心渗透直径定义及特点

3.没圆规也找不到圆形物体,怎样画圆?

① 自制圆规:铅笔、细绳等;

② 电脑画圆1:几何画板演示渗透圆的定义,并再次渗透圆心作用;

③ 电脑画圆2:几何画板演示(用正多边形逼近圆)渗透极限思想,为后续学习设伏;

④ 画家画圆的方法、正方形包络的方法

小结:看来,画圆有许多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有所选择!

(二)合作交流,提升和建构

1.请各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教科书和其他材料(包括老师的电脑),对圆心、半径、直径的认识做一总结!并把你们总结的成果记录下来!

2.汇报交流

①哪一组汇报你们对圆心的认识?

②汇报对半径的认识

③汇报对直径的认识

3.小结:

两千年前,我国的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年)给圆下了一个定义一中同长也。你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介绍圆的数学符号:⊙

三.巩固应用、拓展孕伏

.基本练习:(根据学生情况机动处理)

认识倍的教案篇3

设计思路:

新《纲要》中指出:"学习科学的过程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幼儿学习活动应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幼儿的兴趣。本次活动的设想来源于幼儿的兴趣,为了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前我和孩子共同收集会滚动的的废旧物品以及一圆硬币。同时,根据本班幼儿喜欢探索及看动画片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看电脑课件为主线以动手操作为探索过程的活动,让孩子们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观看及尝试操作各种物体中认识圆形、球体、圆柱体,感知圆形、球体、圆柱体的基本特征。

活动目标:

1、认识球体和圆柱体,知道他们的名称和基本特征。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相似的物体。

2、能区别平面图形和几何图形以及几何图形之间的不同,发展幼儿的辨别力。

3、发展幼儿空间概念想象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课件《认识球体与圆柱体》。

2、学具:每人一只球、五个一元的硬币、一只篮子、一张有圆形或球体或圆柱体的图片。各类废旧报纸、毛线等。

3、座位安排:两个半圆形、每人一只垫子,席地而座。

4、三处有圆形、球体、圆柱体娃娃的标志。

活动重点:

认识球体和圆柱体,知道他们的名称和基本特征。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相似的物体。

活动难点:

能区别平面图形和几何图形以及几何图形之间的不同,发展幼儿的辨别力。

活动方法:

引导法、操作法、观察法、游戏法

活动过程:

一、情境引入,组织教学。

二、边看边玩,引导探究。(区分圆形与球体)

1、请幼儿拿乒乓球,从上(下)面、前(后)面、左(右)边等方向看乒乓球是什么形状的。请幼儿观察后回答。

2、教师小结:乒乓球从各个方向看,它都是圆的'。

3、请幼儿拿圆片纸,比较圆片纸和乒乓球的不同,进一步了解球体的特征。

4、引导幼儿从各个方向看圆片纸,从旁边看是一条线,幼儿观察回答,教师小结。

5、把球放在桌子上,让幼儿玩球。注意不要让球离开桌面,引导幼儿把球向前(后)、向左(右)等方向滚动,并启发幼儿说出:球向前,向后,向左,向右都能滚动。

6、教师小结:球能向各个方向滚动,球体的外部特征,从各个方向看都是圆的,能往各个方向滚动的,这样的形状叫球体。

三、自主尝试,认识区分。(区分球体与圆柱体)

1、出示圆柱体。

2、球体和圆柱体比赛滚。(比滚)

a、请个别幼儿上来滚一滚圆柱体与球体,看看他们谁快谁慢?

b、讲讲为什么?

3、球体和圆柱体比叠高。(比叠高)

a、请小朋友把你叠的圆柱体和好朋友再叠一叠,可以吗?把两个球也叠一叠,可以吗?

b、为什么?

4、摆一摆。(把五个一圆的硬币叠在一起,看看变成了什么?)

5、小结:象球这种每个面都是圆形的,可以往前往后,往左往右往很多方向滚,但不可以叠起来的物体,我们叫它球体。象几个硬币叠起来的,上下两个面都是一样大小的圆,上下一样粗,可以向前向后滚的物体,我们叫它圆柱体。

四、参与游戏,巩固练习。

“奇妙的箱子”。让幼儿逐个摸出箱中的物体,摸出后按圆形、球体、圆柱体分类。

五、活动小结,拓展延伸。

说说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球体和圆柱体?

六、课后完成,亲子活动

1、开展一次家庭球赛。

2、将家里的卫生纸叠一叠,看看能叠几个,明天与大家分享。

教学反思:

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别强,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日常生活中,幼儿其实已接触很多球体玩具,例如皮球、羊角球、乒乓球等,对它们十分感兴趣,但对幼儿来说,他们很难完全用几何角度来理解立体图形,往往把平面几何图形和立体相混淆,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亲身经历探究,实验和操作感知球体的特征,获取有关球体的科学经验。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培养其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大班幼儿探究欲望强,能较好地运用语言与同伴、成人进行沟通与交流,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因此,为了满足幼儿认知、能力、情感发展的需要。我确定活动上述目标。

从设计这次活动,到实践这次活动,让我对教材的设计有了更透彻的了解,在科学领域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今后我会多去翻翻教材,把教材吃透,多走进优秀教师的课堂,多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改进。

课后通过反思,我发现有以下几点不足:

1、在利用准备的材料探索圆与球体的区别时,我的目的是让幼儿能够自己想办法来区别二者,但是,在教学时,我却疏忽了。直接让幼儿用滚、看、摸的办法来区别。因而,对幼儿学习方法的培养造成了空白。如果,在活动中,能放手让幼儿自己想办法,这样既发展了幼儿思维能力又能达到活动目的。

2、在指名让幼儿说说圆与球体的区别时,我过于急噪,没有给幼儿充分的发言时间,没有顾及到一些孩子的活动感受,给幼儿语言的组织及发展的空间太小。

3、为给幼儿创设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我准备了很多的活动材料,但各种材料没有最大可能的发挥出作用来。比如:在让幼儿通过摸、看、滚来区别圆与球体的区别时,有一部分幼儿只是做到了看和滚,摸的很少,尤其是我准备了小的乒乓球,用拳头握以握,很快就能掌握球体的特征,我没能及时的提醒幼儿。

4、在让幼儿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球体物品时,目的是让幼儿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生活中,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培养幼儿动脑、动口、观察、比较等能力。这一环节给孩子的时间不够,过于急噪。

5、我发现部分幼儿参与活动不够积极,只能跟着老师及小朋友完成一些活动,缺乏创造性。另外,还有一些幼儿操作速度过于慢。

在幼儿经历了探索、发现→感知、体验→发展的全过程中,作为教师我深深感悟到: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我们的角色定位应是组织者、点拔者,我们更应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和评价,才能促使幼儿获得一次又一次新的发现,充分地体验成功的快乐。

认识倍的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手,知道每个人都有两只手,每只手上有五根手指。

2.利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掌握五根手指的名称。

3.了解手的作用,知道要保护手的方法。

二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请小朋友把你的小手伸出来跟老师一起做游戏。游戏:听我说,跟我做“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伸出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挥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转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喔起来。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藏起来。”

二基本部分

1.知道人有两只手,两只手的大小一样,也叫一双手。

(1)师:刚才啊我们小朋友和自己的小手做了游戏,现在请你数一数你有几只手?老师请幼儿数一数自己有几只手(两只手),

(2)知道两只手也叫一双手师:小朋友都有两只手,比一比你的两只手是不是一样大的?你是怎样比的?(请幼儿自己先探索方法,再教给幼儿比的方法,将手掌合起来,手指对手指)小结:小朋友都有两只手。两只手是一样大的,所以它又有另外的名字叫一双手。

(3)举手游戏:老师说“一只手”、“两只手”“一双手”请幼儿举手。

2.数一数,一只手上有几个手指。(从拇指开始,按次序进行,口手一致地点数,数好后再换一只手数。师:小朋友们真棒,现在请你数数自己的一只手上有几根手指小结:每只手上有五个手指。

3、学习五根手指的名称。

(1)师:我们的五根手指都有自己的名字,就像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一样。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们。先请小朋友看一看,比一比,你的五根手指长得是不是一样长?(让幼儿自由讲)找出你最长的手指,并把它捏住。老师介绍:“这个手指长在中间,所以叫它中指。”老师伸出大、小拇指,问幼儿:“哪个大,哪个小?”(引导幼儿说出大拇指与小指)老师伸出一个手指点东西,介绍:“点东西的手指叫食指”。老师介绍:“还有一个手指没有名字,我们叫它无名指。”

(2)小结:刚才呀我们认识了自己的五根手指,知道了它们的名字。最长的手指呀叫-中指;大的粗的叫大拇指;小的细的叫小指;点东西的手指叫食指;没有名字的手指叫无名指。

(3)以游戏形式巩固。休息:现在呀我们要请我们的手指休息了。大拇指睡着了,食指睡着了,中指睡着了,无名指睡着了,小指睡着了,我们都睡着了。起床:大拇指醒了,食指醒了,中指醒了,无名指醒了,小指醒了,小手拍拍都醒了。

三结束部分

帮助幼儿了解手的作用及保护方法。

(1)手的作用。师:我们大家都有一双手,那么手有什么用处呢?(引导幼儿从多方面考虑)我们的小手能拿东西、洗脸、刷牙等。(幼儿先根据生活经验进行讲述后小结)

(2)保护手。师:手的本领很大,能为我们做许多事,所以我们要注意保护手。提示:不要用刀子或剪刀把手弄破,不要咬手指头,勤剪指甲,勤洗手,冬天还要擦护手霜、戴手套等。

认识倍的教案篇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第三册角的初步认识。

预设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实物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小朋友,今天我们第二次见面了,就是老朋友了,对吗?你知道我这个老朋友喜欢怎样的学生吗?我更喜欢爱提问题的小朋友。你想问我什么呢?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小朋友,这个数学的好朋友带来了吗?(三角板)你怎么跟这个好朋友打招呼?(握手)握手时你有什么感觉?(尖尖的、有点疼…)让我来试试看,真的,它怎么会咬人?(角)原来是这样的。(板书:角)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在我们身边,很多物体上就有角,你能找到吗?小朋友先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小组活动找角)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小朋友真棒,找到的角这么多。

2、老师明白了,小朋友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小学数学教案《第三册角的初步认识》。(多媒体演示)它们是角吗?

3、那你们心目中的角到底是什么样的?(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每组派一个代表把你们组想象的一个角画出来好吗?你们对黑板上画出的角想说些什么?(小朋友画的一个角是不是都正确呢?我们等一下再来看。)

4、但老师又有点明白了,看来角不单单是一个点,(多媒体演示)这一点尖尖的.只是角的顶点,那还有什么呢?还有两条直直的线,这两条直直的线就是角的边,这样的图形就是角。小朋友一起来指。(再用多媒体演示两个角的顶点与边,学生模仿指)

5、用这个方法把你身边的角指给同组同学看。(指名上来指)这些角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板书: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6、小朋友闭上眼睛,把角记在头脑里,问:头脑里有角了吗?是怎么样的?

7、画角:刚才我们认识了角,头脑里也有了角,你能把角的样子画在纸上吗?

(1)你准备怎么画呢?

(2)(多媒体演示正确画角的方法)电脑老师是怎么画的?再来看一遍,对的,先画一个顶点,再从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小朋友也用正确的方法画两个方向不同的角,画好后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画的角的各部分名称。师:再看看你们组画的角,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你真会欣赏人。

8、小结:学到这里,你对角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三、巩固拓展,辩论提高

1、角爷爷要过生日了,小动物们送来了好多角家族的成员,小朋友,快来看,你想对小动物们说些什么?

2、学到这里你对黑板上的这些角又想说些什么?

3、做角:拿出毛线、小棒、纸、吸管来,问:这里面有角吗?请你当一回魔术师,变出角来,也送给角爷爷。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做的?你为什么也说它也是角呢?小朋友真是心灵手巧,用不同的材料做了不同的角,但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小猴也急急忙忙地赶来了,说:你们看,你们看,我送来的角才多了,你们看出来了吗?谁也象小猴那样多送几个角给角爷爷,你想送什么图形呢?

5、这下小猪明白过来了,他不但把这条边拉直变成了角,而且还添上了一条线,你猜小猪送了几个角呢?

6、你们都送这么多角给角爷爷,这下小猴可急了,猴妈妈说:“别急,别急,你只要在这个三角形上……就会使角变多起来。你们有办法吗?那赶快来试一试。(小朋友也可以到别组去看看,看哪一组画得最漂亮,角又最多。)

认识倍的教案篇6

复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的几何图形的认识。

2、一方面巩固钟表中整时和半时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看接近整时的钟面,使学生进一步说出大约是几时。

复习重点:认识图形,并能够形成对这些图形的表象。

复习过程:

1、认识图形

出示第109页第12题

学生看书并回答有哪几种图形,教师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各有几个?学生再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教师分别指出每种图形的名称,学生举起对应的几何图形。

教师出示实物,让学生说出每种物品是什么形状?

指名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解答

(1)教师问各类图形的特征

(4)完成书上第109页第12题,集体订正。

二、认识钟表

拨钟,分组活动,让学生利用钟表的学具拨出每个整时和半时,小组中同学相互检查。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在拨表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

认钟,教师拨钟,学生认;指名拨钟,学生认。

(1)引导学生观察整时。告诉学生:时针和分针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稍偏了一点,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应该说“大约是几时”。

(2)完成书上第105页的第1(6)题。

同座相互说一说,指名说,并说一说为什么?

(3)完成第107页第3题,学生在书上完成,点四人板演,集体订正。

三、小结

四、游戏

在盒子里摸图形,学生摸出来后,告诉大家这是什么?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认识上下教案6篇

认识水教案参考6篇

认识数字1教案6篇

小班认识3的教案6篇

认识水教案推荐6篇

小班认识冰教案6篇

认识水大班教案6篇

大班数学认识3教案6篇

认识圆柱体的教案6篇

一年级图形认识教案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1110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