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喜范文网 >报告大全

扎染教案及反思6篇

无法在实际课堂中实施的教案是没有价值的,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调整和适应教学环境和资源,以下是报喜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扎染教案及反思6篇,供大家参考。

扎染教案及反思6篇

扎染教案及反思篇1

【设计意图】

根据本班课题计划,最近一直在进行扎染系列活动,孩子们对扎染活动兴趣非常浓厚,自己尝试制作手绢,活动中我结合了以前所学的扎染方法,并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和能力差异将操作材料分为四组,通过此活动来完成本节活动的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扎染技能,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尝试自己设计图稿,选择材料扎染手帕。

2、通过欣赏,激发幼儿对扎染的兴趣。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皮筋、白色布、剪刀、染料、弹球、大小不一的珠子、细铜丝等。

2、师幼共同设计的图稿和扎染的手帕四块。(圆形、四角花、斜线花纹、曲线花纹)

【活动过程】

1、以谜语形式导入。(手绢)

2、出示四块不同扎染方法做成的手绢,引导幼儿观察、欣赏。

这是什么?

与普通的手绢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

你喜欢那一块手绢?为什么?

3、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扎染的方法。

像大海波浪一样的曲线花纹是把手帕对边折,再扎皮筋做出来的。

圆形花纹是用包珠子的方法扎出来的。

斜线花纹是把手帕对角折,再扎皮筋做出来的。

四角花纹是在四个角上扎皮筋做出来的。

4、出示图稿和作品,启发幼儿产生设计和扎染手绢的欲望。

(1)出示图稿昨天,我们一起设计了一张手绢图稿,看一看,上面都有那些花纹?

怎样才能出现这些花纹呢?(在不同的地方扎上皮筋)

(2)出示扎染好的作品,引导幼儿比较异同。

这是我们扎染出来的手绢,看看和设计的一样吗?如何进行修改?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今天我们来做小小设计师,自己设计、扎染一块漂亮的手绢。

6、放轻音乐,欣赏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我根据本班孩子的特点和已具备扎染的技能设计的,在开始部分,我有目的选择了四块具有代表性扎染方法的手绢引导幼儿欣赏,启发孩子过渡到自己设计图稿自己扎染,孩子在活动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体验成功的乐趣。在活动中,个别孩子起初在设计图稿、扎染方法和染色中显现出茫然,但通过一次次的操作,每次扎染中意想不到的变化,都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扎染活动的无限魅力。

扎染教案及反思篇2

活动目标:

1、探索点染、晕染、滴染的染纸方法,尝试运用毛笔吸管等辅助材料进行染纸。

2、能大胆进行活动,感受不同的折、染方法产生的不同效果。

3、活动中能与同伴合作使用材料进行创作。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宣纸(各种造型)各色颜料、毛笔、抹布。

2、完成的.作品。

活动过程:

一、欣赏作品,引起幼儿的创作兴趣。

1、看看上面的图案,有什么发现?

二、讨论制作的方法

1、看一看他们有什么规律。(仔细观察图案的变化,找找规律)

2、讨论他们是如何制作的。(老师与幼儿讨论不同的对折方法)

3、教师示范如何点染、蘸染、滴染。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折纸,用不同的方法对折

2、挑选自己喜欢的颜料颜色对宣纸进行渲染

3、同伴互相帮助,帮助动手较弱的幼儿

四、作品欣赏,幼儿与教师共同评价

活动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对染纸有了初步的感受,同时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树立了信心。教师始终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出现,注意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对幼儿进行了审美教育。

扎染教案及反思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扎染作品。

2.了解扎染的基本过程,感受扎染的奇妙。

3.尝试用捆扎大小不同的珠子扎染t恤。

活动准备:

1.收集纯棉浅色t恤。

2.各种扎染作品(花布、衣服、围巾、包等)

3.材料:大小不同的珠子、玻璃球、皮筋或毛线,染料。

活动流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你见过好看的花布吗?为什么好看?

二、基本部分:

1.欣赏扎染。

(1)欣赏各种扎染作品引导幼儿讨论花布上有哪些图案?花布上图案的'颜色特点。

(2)欣赏用裹珠子的方法扎染而成的t恤,感受图案的奇特。

2.教师示范扎染的材料与操作过程。

(1)示范扎染的过程,浸泡——晾干——捆扎——浸泡——晾干——烫平,知道用不同的方法

(2)引导幼儿观察制作材料共同讨论材料的用途和操作方法,学习扎染。

3.尝试在t恤上进行扎染,布置图案。

(1)鼓励幼儿用大小珠子在t恤上进行扎染,设置图案。

(2)教师观察幼儿操作并给予指导。

三、结束部分:

1、把扎染的作品晾干的同时阅读幼儿用书加深对扎染的认识。

2、欣赏同伴作品并点评。分组整理材料作品。

活动延伸:

幼儿展示自己的扎染作品,并穿上自己扎染的衣服在表演区进行表演。

扎染教案及反思篇4

活动目标

1、继续了解民族工艺——扎染,在初步尝试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扎染制作活动。

2、体验制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第一次制作的幼儿作品展示。

2、各种形状的布、橡皮筋。

3、红、黄、蓝、绿四色颜料盆,清水桶,抹布。

4、剪刀,展示板。

活动过程

(一)幼儿欣赏第一次制作的作品展示

1、谁的作品扎染成功了,为什么?(扎紧了)

2、谁的作品没有扎染成功,为什么?(没扎紧)

3、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让橡皮筋扎的紧一点?(可以多绕几根)

(二)欣赏老师的第二次制作

1、为什么会一朵花上出现几圈花纹?(扎了几圈橡皮筋)幼儿思考讨论自己得出结论。

2、为什么会出现几朵花?(扎几次橡皮筋)幼儿思考讨论自己得出结论。

(三)老师提示

1、如果染完颜色后,橡皮筋拆不开可尝试用剪刀。

2、制作完成后,用清水洗手,并擦干。

(四)幼儿尝试扎染制作活动过程。

(五)作品展示。

幼儿说说最喜欢的作品,为什么?

活动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对染纸有了初步的感受,同时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树立了信心。教师始终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出现,注意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对幼儿进行了审美教育。

扎染教案及反思篇5

活动目标:

1、在做做、说说、玩玩中,了解中国结的基本特征,知道它是中国特有的民间艺术,体验其所蕴涵的丰富情感。

2、能大胆想象、积极创作,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教具:3块中国结的版面(红色中国结、各种颜色中国结、改良后的中国结)、中国结1个、背景音乐a(抒情音乐)、b(大班音乐:喜洋洋)

学具:编(红绳)、剪(剪刀、蜡光纸、笔)

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

1 、“小朋友,新年快到了,我们一起来说句祝福的话吧!”

幼儿说说祝福的话,例如:祝爸爸妈妈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2 、知道表示祝福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打电话、发短信息、送花……中国结也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3 、为什么叫“中国结”?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图形刺??

1 、了解中国结的来源

2 、了解中国最基本的颜色、形状、材料及所蕴涵的情感

“你们看,这里也有很多中国结,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展示第1、2块版面,针对性地指导个别幼儿

交流:

(1)颜色

最多最突出的是哪种颜色?

红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我们经常在什么场合看到红色?

还有其他什么颜色?

(2)造型

这是什么形状?

菱形有一个特点左右怎么样?

周围有什么?

了解流苏的样子

学一学流苏飘动的样子

(3)材料

一般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长长的丝线是怎样盘成一个中国结的?

(4)情感

老师有感情地讲述台湾同胞与中国结的故事,加背景音乐a

3 、了解中国结所蕴涵的特殊含义

(1)出示第3块版面:“它们与刚才的中国结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每人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中国结,准备一句祝福的话,送给客人老师,播放背景音乐b

三、幼儿创作

第一组:编

第二组:剪

四、作品赏析

幼儿把完成的中国结送给亲人、老师、同伴,以表达自己的祝福

活动反思:

中国结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艺术品,它美丽神奇,丰富多样,蕴涵着美好的意义。在民族文化共享的今天,中国结也走上了世界文化的行列,深受深受大家的喜爱,国内国外都有它的影迹,它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新《纲要》中提到,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民族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培养理解尊重及热爱的情感。

扎染教案及反思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扎染画的绘画步骤

2.探索点染、晕染、滴染的染纸方法,尝试运用吸管等辅助材料进行染纸。

活动准备:

1.宣纸、各色颜料、毛笔、吸管、勾线笔、抹布等。

扎染画具体环节

(l:老师y:幼儿)

环节一:宣纸扎染的认识

l:小朋友们,你们谁还记得平时老师教你们画画用到了哪些工具?

y:勾线笔油画棒水彩笔等

l:大家的记忆力和观察能力都很好大家都知道我们之前用的画画工具,但今天,老师要教大家一种新的绘画工具——宣纸。

(向y展示宣纸)

l:接下来,老师给大家示范一下怎么拿宣纸画画,大家仔细观看老师是怎么操作的。

l:看完了老师的操作,大家都应该知道是怎么做的了。那我想请两位小朋友上来,一位小朋友向大家展示一下老师的操作顺序,另一位小朋友在旁边向大家解释一下步骤。

(y折宣纸放入颜料中染)l:这位小朋友和老师一样都是对折再对折,那我想问一下其他小朋友还有没有其他的折法,可以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y:可以折成一个三角形或没有形状的样子。

l:我们看到这位小朋友是把宣纸直接放入颜料中染,那大家想一想我们有没有其他什么工具使用来在这个宣纸上染颜色?

y可以动脑思考,然后l出示已准备的工具,y可以补充一两个。

讲述的步骤y:(以下仅供参考)

步骤一:将宣纸随意的对折或揉团。

步骤二:将对折或揉团后的宣纸的边角等地随意小面积扎染。(可以选择很多颜色,但扎染的面积不宜过大)可以加入毛笔、吸管、牙签等工具。

步骤三:将宣纸打开铺平晾晒30秒,然后用勾线笔在上面进行绘画。

l:好,现在小朋友都已经知道了绘画的步骤,那接下来老师就要让大家开始自己创作了,大家可以想一想要画什么,可以画任何东西只要是你想创作的。画完之后我会叫小朋友上来和大家分享。

在画之前老师有几个小要求要提一下:

1.大家用的工具一种工具只能沾一个颜料。

2.最开始我们是染背景色,不用颜料画画,我们最后再用勾线笔画想画的图案。

第二环节:

(y绘画时l可以适当的指导和提醒)

l:现在大家都已经完成了绘画,那我想让一些小朋友上来分享一下自己是怎么创作这幅画的,在画上用了什么颜料、工具,最后用勾线笔画了什么图案。

总结和反思:

因为这是我的第一次正式面对幼儿独立上课,十分的紧张。感觉自己准备的还不够充分,很多问题都没有考虑在内,导致在要开始上课之前还有问题要解决。上课的时候我因为紧张把原本在教案里的提问和要求也有遗漏,使小朋友们在绘画的过程中与我的假设有很大的`出路,当我在他们动手时候再讲明要求时已经没有人听了。

我在做教案的时候考虑的因素还不够全面,没有把宣纸的晾晒时间等问题计算在内,导致最后没有时间用勾线笔绘画,也没有时间分享,我的时间远远不够。

因为在上课前我没有进行过试讲等其他准备,导致我在上课时有时候会忘记下一步要做什么,和小朋友也没有什么很好的互动。

1.在示范的时候示范的纸不够大,不能保证所有小朋友都看得到。

2.减少无效问题的存在,最好做好问题能直接问到点子上。

3.要运用小朋友能听懂的词汇来表示,代替那些专业词例如“扎染”、“主题”等。

4.在面对小朋友回答到老师准备的问题上时老师要与小朋友有互动,例如老师可以说“哇塞,被你猜到了,你真厉害确实老师今天准备了.......”。

5.老师可以把准备好的工具直接向小朋友展示,不要再提问来浪费时间,而且老师要把准备好的材料放在小朋友的桌子上,不要上课的时候老发工具。

6.要求一定要在幼儿动手前全部讲完,要求要简短并且能理解。

7.控制好节奏,导入不宜过长,要留大部分时间来给幼儿绘画。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班爬教案及反思通用5篇

大班树教案及反思最新7篇

小班优质教案及反思7篇

小班蛋宝宝教案及反思8篇

游戏活动教案大班及反思5篇

找朋友小班教案及反思8篇

大班语言课教案及反思8篇

大班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7篇

小班语言春宝宝教案及反思5篇

科学糖和盐教案及反思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8602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