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喜范文网 >报告大全

2024工匠精神人物素材事迹6篇

结合实际的事件所写的事迹材料能够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激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在事迹材料中,我们应该客观地描述自己所做的事情和取得的成果,报喜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4工匠精神人物素材事迹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4工匠精神人物素材事迹6篇

2024工匠精神人物素材事迹篇1

今年53岁的高凤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发动机车间班组长,35年来,他几乎都在做着同样一件事,即为火箭焊“心脏”——发动机喷管焊接。有的实验,需要在高温下持续操作,焊件表面温度达几百摄氏度,高凤林却咬牙坚持,双手被烤得鼓起一串串水疱。因为技艺高超,曾有人开出“高薪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聘请他,高凤林却说,我们的成果打入太空,这样的民族认可的满足感用金钱买不到。他用35年的坚守,诠释了一个航天匠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极致:焊点宽 0.16毫米 管壁厚0.33毫米

“长征五号”火箭发动机的喷管上,就有数百根几毫米的空心管线。管壁的厚度只有0.33毫米,高凤林需要通过3万多次精密的焊接操作,才能把它们编织在一起,焊缝细到接近头发丝,而长度相当于绕一个标准足球场两周。

专注:为避免失误 练习十分钟不眨眼

高凤林说,在焊接时得紧盯着微小的焊缝,一眨眼就会有闪失。“如果这道工序需要十分钟不眨眼,那就十分钟不眨眼。”。

坚守:35年焊接130多枚火箭发动机

高凤林说,每每看到我们生产的发动机把卫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种成功后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用金钱买不到。

正是这份自豪感,让高凤林一直以来都坚守在这里。35年,130多枚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他焊接的发动机的助推下,成功飞向太空。这个数字,占到我国发射长征系列火箭总数的一半以上。

匠心:用专注和坚守创造不可能

火箭的研制离不开众多的院士、教授、高工,但火箭从蓝图落到实物,靠的是一个个焊接点的累积,靠的是一位位普通工人的'咫尺匠心。

专注做一样东西,创造别人认为不可能的可能,高凤林用35年的坚守,诠释了一个航天匠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2024工匠精神人物素材事迹篇2

欧阳植竹,男,1977年1月5日出生,大专学历,现年39岁,现任太平镇坪石头村党支部书记,宁远县鑫农淮山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03年2月至今已连续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十三年整,工作期间履职尽责,实绩突出,群众公认。

欧阳植竹先后获得省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市优秀村支部书记、省农民科技骨干、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全省农民脱贫致富带头人、全国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理事长、县优秀人大代表、永州市劳动模范、全县道德模范、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全省“先富带后富”先进典型人物、湖南省科技精英等46项荣誉称号。2016年4月被县委推荐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人选。在县委、县政府关心和支持下,2010年创办的宁远县鑫农淮山种植专业合作社,成为全市唯一跻身进入“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欧阳植竹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在产业扶贫攻坚中,帮扶困难群众686户、1828名贫困人口脱贫,解决了近千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2015年5月29日全国_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齐续春等省、市、县领导亲临合作社指导,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认可。

1、带头实行土地流转,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经济,带动农民脱贫致富。近五年来,他脚踏实地,当好群众致富的“领头羊”。他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创办鑫农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种植、养殖事业,辐射带动了坪石头、杨家坪、李家库、清水岭、神旺、上下留、沙螺塘等22个村和1400多户走上致富的道路,流转农村土地11868亩,用于种植蔬菜花草树木,绿化荒山2800亩,为我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出了贡献。

2、创办安置帮教基地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在省司法部的关心下,与县司法局联和创办了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基地,安置了120名无家可归,无亲可投,无业可就的“三无人员”,318名安置帮教人员,安置帮教600余人次,为社会的稳定和谐作出了极大贡献。

3、积极带头捐赠,关心农民疾苦。他致富不忘群众,真诚回报社会,他无偿支助困难学生,捐资四川汶山大地震等抗灾救灾,当时光交纳特殊党费就达3000元,无偿出资修路架桥,李家库、坪石头、土桥头、龙眠洞等16个村的环村公路修建都进行了捐资。无偿为上、下留村等82户困难群众提供种苗、化肥等生产资料,对龙眠洞等村的5名孤儿进行了资助扶持,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各项捐献资金在40万元以上。

4、敢于讲实话,敢为民代言。他是县教育行业行风监督员,至今已两届当选为县人大代表,不管是当村干部,行风监督员,还是人大代表,他不忘自己的使命,认真履行职责,经常深入农村群众了解民意社情,并将得到的民意信息及时反馈到相关单位,在人大代表期间,每年都有4-6件提案、议案,为农村发展,社会和谐作出了极大贡献。

2024工匠精神人物素材事迹篇3

小李:龙穴管业船舶管系工,高级技师。自2006年进厂以来,一直从事管子装配工作,通过多年的工作和学习,使他在管子装配方面练就一手好技能。作为管子装配班班长,小李带领班组成员出色地完成了公司所有管子的内场装配作业,攻克了海工管的装配难题,改进了三维管的装配方法,参与了hdr双相不锈钢管、b10铜镍合金管及1.4432高钼高镍特殊不锈钢管装配攻关,有效提高了管子加工效率,为公司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勤学苦练,宝剑锋从磨砺出

小李长期在现场摸爬滚打,练就了一身扎实的基本功。面对现场出现的生产难题,他越战越勇,攻克了一个个难关,为公司生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013年公司进军海工产品行业,公司初次接触海工管制作,加上海工管精度要求高(尺寸超差不允许超出1mm),管材的收缩变形量大,导致海工管的制作返工量极大。小李马上采取相应措施,通过控制装配过程的尺寸、预算收缩量、定位焊时做好氩弧焊点焊的防变形等,有效地保证了装配精度,赢得了船东的满意。

某多型特种船均采用hdr双相不锈钢管、b10铜镍合金管等特种有色金属管,由于其管壁薄,容易产生变形,焊接过程中易氧化且对校装点焊提出了更高要求。小李积极参与此攻关项目,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采用搭桥式点焊的方法攻克了此难题,得到了船东代表的一致认可。stena5万吨a型系列船采用了framo系统液压管,给施工人员造成了重重困难,小李经过多次研究终于解决了该难题,船东代表报验时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科技创新,争作行业领先者

小李并不满足于被动的难题的攻关,而是不断的主动超越自己。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他先后解决了单弯、单曲立体放样管的法兰校装难题。针对三维管装配难度大,效率低的现状,他根据管子座标运用数学方法计算出通用公式,计算出三维管的法兰转角,使其可以平放在生产平台上通过调整法兰孔位的偏角进行装配,实现空间管子平面校对,有效降低了装配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近年来,造船成本压力突显。为了进一步提高管子装配的效率,他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到新工艺的推进和实施中,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他负责了高效校管销的现场研制工作。传统的装配管子与搭焊法兰定位方法多为人工逐件定位,装配困难、装配精度不高及受工人操作水平影响较大,质量难以保证,且管子制作周期长。小李通过研究使用校管销装配管子,将销子伸入管内,调整法兰与管子的位置,保持管子与法兰端面垂直,一次调好法兰与管子的垂直度和回焊位;通过研究管子厚度与校管销大小的关系,满足不同规格装配管子使用;建立使用不同规格的校管销的工艺规程,形成工艺规范,并在批次制作管子时应用。法兰与管子的装配使用校管销技术替代传统的校管方式,提高校管效率和保证回焊位的尺寸准确。

三、传道授业,新人的培训

加强对班组新员工的指导,做好“传帮带”工作。小李利用工余时间进行授课,现场指导技能操作,传授经验,手把手培训,使其对于管子装配的基本技能有一个熟练的掌握。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对其进行模拟绩效,通过结成师徒关系,对员工进行言传身教,特别是在关键岗位和关键技术上的培训,使他们的技术有了很快的提高。通过新老员工搭档,保证新员工能够极快地适应工作岗位,提前成长为班组生产的骨干力量,为缓解班组生产压力做出了极大贡献。

四、岗位成才,是金子终究会发光

多年的工作积淀,让小李收获满满:2009年、2011年、2012年获得广船国际船舶管系工技能竞赛第一名;先后荣获“广州市青年岗位能手”“广州市技术创新能手”“广州市技术能手”“广东省技术能手”称号;2014年被聘为“公司技能核心人才”,同年被人社部评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技术能手”;2018年获得“广州市优秀技师”称号;2019年被广船国际聘为内训师、新型学徒制企业导师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船舶管系工考评员;同时带领班组荣获“广东省优秀质量信得过班组”称号。

2024工匠精神人物素材事迹篇4

贺耀宇,男,汉族,中建六局上合国际交流中心项目工程部副部长。

贺耀宇坚守上合国际交流中心项目建设施工一线,尽职尽责投身项目建设,紧紧围绕胶州市上合示范区建设,做“尚德胶州”的践行者,争做新时代中国青年,为上合示范区注入发展动能。组织开展“青年突击队”抢拼产值活动,与项目青年员工一道日夜坚守岗位,在保证安全生产、工程质量的情况下,全力推进项目生产进度,创造了“8天1层公寓”、“7天浇筑混凝土5000方”的上合速度;进行科技创新、技术质量攻关,共取得7项成果;组织青年志愿服务活动,落实疫情防控、为老党员送慰问、关爱留守儿童、帮助青年解决急难愁盼等问题,践行企业责任担当。

他投身建筑行业已经4年,4年间他始终坚守项目施工现场,不畏艰苦,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身到项目的建设中,以高度的责任感来进行每一项工作,精益求精,力争将每项工作做到完美。上合国际交流中心是上合示范区首个地下二层工程,基坑开挖深度超过10米,且工程地点距海直线距离仅2公里,因此基坑开挖面临多处涌水的难题,直接影响项目正常施工。他针对基坑多处涌水现象,积极与建设单位沟通,提出增加基坑内止水帷幕和基坑外降水井的施工方案,对基坑涌水进行“外降内排”,有效解决了项目基坑涌水难题,为项目正常推进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项目组织开展“青年突击队”抢拼产值活动,与项目青年员工一道日夜坚守岗位,在保证安全生产、工程质量的情况下,全力推进项目生产进度,创造了“8天1层公寓”“7天浇筑混凝土5000方”的上合速度,为项目2021年产值目标的实现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带领项目青年团队优化项目管理,进行科技创新、技术质量攻关。经过努力,项目荣获青岛市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标准化示范工地、顺利通过山东省绿色施工科技项目中期评价、公司2021年项目管理综合考评第一名、青岛市工法一项、局级工法一项、山东省工法一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2项、中建六局2021年优秀qc小组活动成果、天津市建协bim大赛三类成果、中国信息协会优秀奖、“金标杯”bim施工成果组二等成果、完成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关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bim技术应用研究》、参与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编制1项——《建筑采暖用相变蓄热地板干铺技术规范》,以上创新创造共形成技术创效500余万元。

在项目疫情防控工作中,他积极带领项目青年群体落实项目疫情防控工作,每日检查出入口测温登记、进出场人员排查、生活区消杀、防疫资料更新、组织项目全体人员核算检测等,每项工作他都带头落实,躬身力行,任劳任怨,从不抱怨。

他积极践行“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项目周边老党员送慰问,聆听老党员讲党史,使青年团队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他组建上合项目“混凝土”乐队,为留守儿童及工人兄弟表演,为他们送去关爱,让爱不再留守;成功开展“建证”品牌志愿服务活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成功开展“我为青年做件事”主题实践活动,帮助青年团队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提升了青年团队的归属感、幸福感,成功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青年的生动实践。

2024工匠精神人物素材事迹篇5

身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淮海工业集团量具钳工、中国兵器首席技师、“三晋工匠”的周建民,从业39年来共完成1.6万余套专用量具,没有出现一次质量问题。他制作量具不借助任何机器设备,全凭眼看、耳听和手感,就能使量具达到微米级精度。而今,他的任务就是将自己的技艺传承下去。

“带徒弟是一个技术分享的过程,是快乐的。教徒弟能够促使师傅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徒弟的成功也是师傅的成功。”多年来,在该集团工会组织开展的师带徒活动中,周建民总是毫无保留地手把手教徒弟,凭借特殊的带徒体系,成为大家争相追逐的“明星”,不同班组、不同工种的职工纷纷想要拜他为师。

严要求、敢放手。在带徒弟的过程中,周建民是出了名的严格。量具是产品的“先行官”。周建民所在班组生产的专用量规,大多用来检测军工零件是否符合标准,所以对量规的精度要求极高。“量规的精度最高可达头发丝的六十分之一,比绣花还细。”周建民说,虽然对徒弟要求严格,但也要让他们放手去干活。周建民在教授一些理论知识后,会让每一个“新手小白”尽快上手实践,大胆尝试。

一人一册一方案。周建民会根据每名徒弟存在的不同问题,因人而异,制订出适合其实际的目标,并将自己多年来归纳、总结出的“三要诀加工法”“冷热配合法” “基准转换法”等生产中的绝技绝活、先进操作法编写成册发给每一个徒弟,帮助他们在工作中少走弯路,快速成长为公司生产的骨干力量。

2018年,周建民的徒弟刘希以优异的成绩入选第六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山西集训队,但高强度的训练让他有点吃不消,想要放弃集训。周建民看出了刘希的心思,说了一句让刘希至今难忘的话:“天道酬勤。”师傅的这句话一直激励着刘希。最终,在此次大赛中他取得个人第五名的'成绩,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2024工匠精神人物素材事迹篇6

洪家光始终秉持航发人“国家利益至上”价值观,以实干践行初心,在生产一线创新进取、勇攀高峰。航空发动机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其性能、寿命和安全性取决于叶片的精度,他潜心研究叶片磨削加工的各个环节,自主研发出解决叶片磨削专用的高精度金刚石滚轮工具制造技术,经生产单位应用后,叶片加工质量和合格率得到了提升,助推了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的技术进步。凭借该项技术,他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工作岗位上,他先后完成了200多项技术革新,解决了300多个生产难题,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飞机打造出了强劲的“中国心”。

他以国家级“洪家光技能大师工作室”和省级“洪家光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先后为行业内外2000余人(次)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亲授的13名徒弟均成为生产骨干,其中1人获“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名。他先后完成工具技术创新和攻关项目84项,个人拥有8项国家专利,团队拥有30多项国家专利,助推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水平提升,积极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动力梦”贡献力量。

作为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楷模,他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项。2020年11月24日,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洪家光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宣读倡议书。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先进人物事迹模板8篇

先进时代楷模人物事迹5篇

典型模范人物事迹材料5篇

先进人物事迹推荐7篇

敢担当的人物事迹5篇

顾诵芬感动中国人物事迹8篇

时代楷模2023先进人物及事迹7篇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7篇

张丽莉感动中国人物事迹7篇

最美抗疫人物事迹材料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0898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